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2023-03/21/013393.html

等待处理…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专家
到我市指导工作

点击量:318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本报讯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推进中外人文交流实验区建设,3月16日,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国际理解教育项目专家组到我市指导相关工作。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国际理解教育项目指导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马燕生、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员袁秀菊、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处长陈滔伟、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项目主管韩杰等专家先后走进光明团结小学和灌州小学校考察指导,市教育局、市外事办相关负责人陪同。

在光明团结小学,学校相关负责人向专家组介绍了学校在“国际理解文化”背景下的“世界芬芳”steam课程建设等一系列特色成果,展示了学生丰富多样、创意十足的绘画作品和舞台剧。该校教导处副主任刘媛莉表示,学校早在2019年就与澳大利亚学校建交,进行交流学习,即使在疫情期间,双方学生也会通过“云端”进行线上交流。2021年又与法国日索尔市贞德学校结为友好学校,并在线上签订了合作协议。刘媛莉说:“中外交流拓宽了孩子的视野,增强了他们的人文素养。学校将以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学校建设为契机,和更多国家建立友谊,畅通孩子与世界的联系,让他们既具有家国情怀,又具有世界眼光。”

“怎样才能让英语学习进步?”“怎样才能当一名外交官?”在灌州小学校,学生们面对面向专家们“取经”。马燕生结合自己的外语学习经历向孩子们传授了学习外语的好方法,并分享了自己做外交官的心得体会,希望孩子们多学本领,以后代表都江堰走向世界,为推进“一带一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婷婷介绍了我市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学校建设工作的总体情况。市外事办副主任黎佳介绍了我市对外交流情况。团结小学和灌州小学校分别汇报了特色学校创建的经验。

马燕生提出,要充分用好校与校的资源以及社会资源,建立友好关系后要保持联系,要用好、用活、用足现有的渠道以实现资源共享,要把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学校建设与成都市对外合作交流结合起来,在特色学校建设中培养出更多国际化人才和高水平师资队伍。袁秀菊建议我市被列入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学校建设计划的9所学校,在面对多语种教师匮乏困难时充分利用大学里的留学生资源,在后续中外人文交流工作中要重视对外交流活动中的跨学科交流,通过实践锻炼,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专家组到我市调研指导,为我市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学校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各校将把专家们的宝贵意见认真践行,进一步开展好特色学校建设工作,全面提升师生的人文素养,为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奠定基础。

本报记者 黄代凤 韩晓曼

上一条:跑成都双遗马拉松青城山等你来体验
下一条:市卫健局召开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暨意识形态工作培训会
分享到

© 2018-2024 都江堰报刊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