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都江堰城区北面的山坡上,有个风景如画、山清水秀的山村,这里有个非常美的地名——百花岭。问起来历,有人说,春暖花开的时候,这片山上的桃树、梨树、樱桃树、杏树、李树……全都开出鲜艳的花朵,灼灼其华、美不胜收。
游人来到这里,漂亮的蝴蝶会为你指引道路,嗡嗡的蜜蜂会为你唱歌解乏,连呼吸到的空气也是香甜的。百花岭植被丰茂,草木丛生,好似城市一道天然的生态屏障。近年来,随着都江堰市文旅住宿业的快速发展,这里形成了离城区最近的民宿群落,过去的山村人气增加,更具风情,走出了一条助推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百花民宿:留住人的心安处
三月的一天,记者顺着香雪海路来到百花民宿村。百花社区一位工作人员笑着说:“看到‘香雪海’三个字,是不是就想到洁白如雪的花海;沿着这条路来到我们‘百花’,是不是觉得特别有诗意?”听起来像是玩笑,细一想,原来都江堰不仅景美,连地名都特别有意境。
就在路旁,有一个小小的院子,在碧蓝的天空下,红花的掩映中特别漂亮。木门上有两个字:栖山。便再一次体悟汉字之美。这是一家背靠百花岭的精致民宿,主人是一位叫于文文的青岛女孩。她说:“‘栖山’两个字,有隐遁的意思在里面。”院内有茶室和书房,还有几棵树木,能遮阳,当微风吹拂,树叶哗哗作响。陈设简约,却匠心别具,也许,这样才能真正地回归山林,回归自然,回到记忆中的地方。
为何一个青岛人,不远千里来这里开民宿?于文文说:“首先是因为喜欢这个地方,可以面向热闹的城市,又可以置身美丽的山村。从产业发展的角度讲,如果在青岛租一个类似的小院,大概是三倍的价钱。都江堰的风景秀丽、文化厚重,民宿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阶民宿的老板同样是从成都市区来这里发展,她认为开民宿很大程度是一种向往自然、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四阶民宿有8个房间,每个房间都有自己的风格;如同名字,民宿共有4阶平台,每上一个平台都有不同的风景。让人想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殷杰是一位外地来的游客,他说:“本来计划到阿坝等地旅游,但走到这里就不想离开了,都江堰真是一个上天眷顾的地方,离城区这么远,居然有这样一个清秀雅致的地方,古人说。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在这里,两者可以兼得。”
百花社区党总支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王军说:“我们发展民宿产业,绝不能闭门造车,需要广泛招引外地的优秀人才和汲取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应该说,百花社区民宿业态的蓬勃发展,使外地人才在体验山村美景的同时,也了解了山村的资源禀赋和发展前景、独特的文化和情感联结,自然而然地成为吸引和招纳旅游人才的纽带,为乡村振兴积蓄了最宝贵的人才资源。
烟火百花:山村里的新气象
“以前,我们两口子都在外面打工,后来,在街道、社区的引导下,山村里开始发展民宿产业,看到生意不错,我们也将自己的小院整修一新,开起了民宿。”这两年,百花社区返乡创业的年轻人不在少数,曾秋红就是其中一位。她家的民宿叫做“山泉小筑”,座落在百花岭的山腰,房间不多,但却小有名气,很多成都的大公司都爱到这里搞团建。
“以前,山里的人对外面的世界知道的不多。而现在,连年纪大一点中老年人都在学习做抖音,就是为了推销自己的民宿。”曾秋红如今是百花民宿协会的副会长,会员单位有10余家。协会经常组织会员参加培训活动,并到一些民宿产业发达的地区进行考察。“民宿不止是提供一个住的地方,针对年轻消费群体,还应该有丰富多彩的活动,这样才能变流量为留量!”她说。
如今的百花民宿村已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网红打卡地”,露营、野外烧烤、观赏夜景、踏青登山、观赏夜景……民宿产业已从单一住宿,向“民宿+”新业态成功转型,“烟火百花”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动能,而每一位从远方而来的游客,都是“烟花百花”所等待的人。
在离“山泉小筑”不远的地方,有一家叫作“无聊”的烧烤露营地。再美的春光,也因为在这里度过才不算辜负。在一块天幕下面,坐在软和椅子,任春日的阳光柔柔地打在脸上。泡上一杯茶,看美丽的花瓣在杯中轻轻坠落。在这里喝茶、烧烤,内心会变得轻盈。因为在高处,城市的美景一览无余。最妙是入夜,城里每一道灯光都成为身在百花岭的诗意。
老板对记者说,此前一直在山下开农家乐,随着百花民宿产业的发展,意识到原有业态已不能满足年轻人的消费需求,于是在多方考察后,开了这家烧烤露营地,依托秀美的风景和全新的业态,迅速成为又一处“网红打卡地。”很多人在这里喝喝茶、读读书、看看风景,一呆就是一整天。“百花民宿村的老板很多是当地人,员工也是当地人,他们在产业发展中不断学习、提升自我,掌握先进的网络营销方式,更为游客提供更丰富的旅游产品;另一方面,我们也正加快出台规范文件、加强指导和监督管理,推进民宿产品的硬件设施与软件服务齐头并进,让游客住得安心、玩得开心。”王军说。(本报记者 宋正刚 王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