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2023-03/03/013279.html

等待处理…

筑巢引凤
都江堰助力康定乡村振兴

点击量:303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近年来,都江堰市聚焦四川省内对口支援工作重点,全面深化都江堰——康定两地协作,有效凝聚两地党政部门、乡镇(街道)、社会组织各方面力量,着力筑“三巢”引“三凤”,促进康定市文旅产业大发展,助力康定市持续推进乡村振兴。

筑“产业孵化巢” 引优质企业建造新样板

据悉,为在康定市筑“产业孵化巢”,都江堰市着力以政府基础设施配套引进优质社会企业投资,形成1+N资金来源格局,持续增强产业孵化功能;注重发挥企业专业力量,锻造全方位的产业链条,构建基础稳、链条全、活力足的乡村振兴新样板,不断强化致富增收动能。

2021年以来,都江堰市重点围绕康定塔公村、拔桑一村、拔桑二村三个示范村打造,投资3000万元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引进三家文旅企业,撬动约2.1亿元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考虑三个示范村的差异化、互补性,找准产业发展定位,将塔公村规划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拔桑一村规划为“吉布甲”汽车露营地,拔桑二村规划为“绿石游牧花海”度假村。按照“分类打造、整体推进、串珠成线,连线成片”的思路,将三个示范村包装打造成旅游景区和旅游综合体,促进农旅、文旅、牧旅深度融合,变“输血式帮扶”为“造血式帮扶”,培育康定市乡村振兴新动能,带动村民就地就业、致富增收,助力康定市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其中,助推塔公镇塔公村成功创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同时三个示范村项目在施工期有效解决村民就近就业约400人。

筑“人才培育巢” 引优秀人才健全人才链

聚焦人才支援长效,都江堰市着力搭建各类人才引育平台,锻造人才培育链条;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相结合的方式,畅通人才流动渠道;特别注重驻康定人才常态化“传帮带”培养,持续发挥援康干部带动效应,持续培育一支全方位、高素质、能战斗、带不走的干部人才队伍。

据了解,2021年以来,都江堰市每年选派24名教育人才、13名医疗人才赴康定市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制定落实康定市各行业干部人才赴都江堰市跟岗锻炼的方案,组织开展文化旅游、景区服务、接待礼仪等专业培训800余人次,组织康定文旅骨干到都江堰市具体点位参观学习600余人次,组织两地300余名文旅骨干交叉挂职锻炼、跟班学习,不断提升全域旅游发展“软实力”;通过“一对一”“一对多”等方式,实施“万企兴万村”等行动,常态化开展干部人才“传帮带”;组织乡村振兴骨干人才专题培训班6期共600余人次,每年组织康定市基层党支部书记专题培训班2期共200余人次、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培训班1期共80余人次、职业技能培训1期共100余人次、就业招聘会1—2期。

筑“文化共融巢” 引先进文化培育新示范

都江堰市全力落实“民族团结进家庭”行动,按照“文化寻根、文化铸魂”的思路,着力在文化发展上与康定市找共鸣、聚合力,锻造先进文化的品牌区,良好乡风民俗的示范区,共同推动民族团结、共同富裕新示范出亮点、出风采。

具体而言,都江堰市启动拔桑一村民族团结示范村、塔公村国家3A级景区特色文旅品牌创建工作;完成麦崩乡“孜有李”特色文创品牌打造,实现果农人均增收约5000元;完成“都康康”高原特色俄色茶品牌打造,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引进四川老易养集团公司与康定市国资公司就“鱼通官寨”文旅合作签订合作协议,盘活国资闲置资产,增强文旅产业发展动力;打造高原蔬菜产业园。

此外,都江堰市还引进专业技术力量开展首期高原蔬菜试种,与新都桥镇拔桑一村达成近1000亩土地流转协议,种植蔬菜实现了丰收,促进村集体增收超200万元。 (据新华网客户端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柔肩担重任 巾帼绽芳华
分享到

© 2018-2024 都江堰报刊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