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2023-02/17/013186.html

等待处理…

人勤春早
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步入“快车道”

点击量:323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春节过后,我市加紧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提升农业配套设施水平,改善农田灌溉及耕作条件。连日来,河东片区(聚源镇、天马镇)、河西片区(玉堂街道、青城山镇、石羊镇)1.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正抢抓工期,加紧作业,昔日地块零散、产出低下的“漕水田”,变成了成方连片、效益增加的“高产田”。

2月14日,记者在天马镇仙鹤社区3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现场看到,与之配套的沟渠建设正在紧张施工中,原有的土沟拓宽,用红砖砌成高、宽70公分的沟渠,再水泥抹面、压顶,以保证工程质量和使用年限。中铁八局都江堰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负责人张海介绍,高标准农田建设分为田型调整、沟渠作业、道路施工三大块内容。沟渠作业因地制宜,分为灌溉渠、排洪渠和灌排两用渠,遵循“高灌低排”施工原则。

在仙鹤社区3组,刚调整过的田型正在“翻晒”。据了解,仙鹤社区田块虽集中连片,但土层薄、多属于漕水田。漕水田俗称冬水田,因受气候与特定环境的限制,一年只种一季稻谷,又叫“一季田”。张海介绍,田型调整,就是将以前小、散、杂、乱的一些土地,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将田地修整得更平整、更宽大,小田变大田,机械化操作面更“广阔”。

田型调整是个逐步推进的过程。现场记者看到,去年田型调整地块种上了油菜,一眼望过去平整青绿;而前不久调整的地块盖上了大棚,种上了辣椒、番茄。仙鹤社区党委书记张加新告诉记者:“小田改成大田,无论是拉板车还是耕地机下田都很方便,这极大地鼓舞了种植户的信心,之前承包土地的农业公司年初再次追加承包土地近200亩。”

仙鹤社区的高标准农田作为我市河东片区2022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中建设规模最大、投资金额最多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于2022年10月正式动工,涉及田型调整586.7亩、沟渠8200米、道路(水泥路、碎石路)6092米,整个项目计划将于3月初完工,赶上大春生产栽插秧苗。

据了解,2019年以来,我市累计投入0.91亿元,共建成高标准农田3.44万亩,全市耕地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2022至2023年度,我市高标准农田覆盖面积1.5万亩,总投资0.45亿元,工期为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实施地点涉及天马镇、聚源镇、玉堂街道、石羊镇、青城山镇共5个乡镇(街道) 18个(社区)。市农业农村局农建科工作人员杨怀表示,高标准农田的建成,将实施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双量齐增”,促进我市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本报记者 缪英 王义 实习生 周子怡 文/图)

上一条: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下一条:没有了
分享到

© 2018-2024 都江堰报刊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