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2023-01/13/013030.html

等待处理…

成都市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实施细则政策解读

点击量:788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一、什么叫“门诊共济”?

通俗来说,门诊共济有两重含义,一是个人账户全家共济。即个人账户小共济。参保职工个人账户可以支付本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在定点医药机构发生的,符合个人账户支付范围内的费用,提高了个人账户使用效率,加之明确提出可用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长期护理保险等由政府开展的与医疗保障相关的社会保险的个人缴费,从另一个方面为参保人纳入多层次医疗保障网络打开了方便之门。二是单位缴费社会共济。即门诊保障大共济。单位缴费部分,不再划入本人个人账户,纳入统筹基金的“大池子”,供全体参保职工共同使用,对参保职工在定点医疗机构、符合条件的定点零售药店发生的政策范围内普通门诊费用、购药费用按规定纳入职工医保统筹基金支付范围进行报销,使门诊就医患者也能享受到统筹基金报销待遇,有效提升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提高真正有需要的参保人员普通门诊待遇水平,进一步凸显医疗保险共建共享、互助共济功能。

二、为什么要施行“门诊共济”?

1998年建立的职工医保制度,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保障模式:统筹基金保障住院和门诊大病,集中用于解决住院大病问题;个人账户保障门诊小病和药品的费用支出,主要用于保障就医、购药发生的政策范围内个人负担的费用。个人账户属于医保基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完全是个人基金、个人财产,不可以无限制放大使用。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原有的个人积累式职工医保门诊保障模式局限性日益凸显:一方面统筹基金保障能力越来越强,老百姓的保障水平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个人账户不断积累,健康人群和非健康人群的个人账户积累差距很大,个人账户结余大、共济弱的矛盾凸显;不法分子利用个人账户欺诈骗保、套取账户资金的问题突出。

三、“门诊共济”改革的主要安排?

主要有三方面政策安排:一是建立普通门诊统筹,逐步将门诊里多发病、常见病纳入医保统筹基金报销。这些费用原来基本是靠个人账户解决。二是增加“两病”(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两病”患者符合门诊特殊疾病标准的,纳入门诊特殊疾病管理范围,执行门诊特殊疾病政策。三是改革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其中有改革计入办法,适当拓宽使用范围,健全完善个人账户使用管理办法三方面。

四、“门诊共济”的意义是什么?

一是通过“腾笼换鸟”实现制度转轨,将普通门诊费用纳入统筹基金报销,补齐了基本医疗保险门诊费用保障的制度短板,增强了医保基金互助共济性。

二是在不新增缴费的情况下,通过调整医保基金结构激活了沉淀资金,增加的统筹基金加强门诊共济保障功能,真正用于患者身上,真正用于对医疗服务的支付,提升了基金使用效率和制度效能。

三是原有的保障模式容易造成小病大养,增加医保基金支出,造成医疗资源浪费,改革填补了统筹基金不能用于门诊报销的空白,促进了医疗服务资源配置优化。

五、“门诊共济”政策的适用人群?

参加成都市职工医保的参保人员(含退休人员及灵活就业人员)。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公 告
分享到

© 2018-2024 都江堰报刊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