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2022-12/23/012932.html

等待处理…

从词汇变迁解读中共二十大的新变化

点击量:2819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之际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总结过去、擘画未来的国之要事,也是接下来工作的重要指引。为探析这次党代会报告的新变化,本文选取中共十九大和二十大报告作为样本,借助词频统计和文本分析,以十九大报告为基准,对比研究分析二十大的创新变化。

新时代十年,我国无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次党代会的报告都是总结过去与展望未来的凝结。因此,每次党代会报告中的词语都有些许变化,既有高频词持续出现,也有新词首次出现,其这背后恰恰反映了我党理论、政策和方略的与时俱进。二十大报告亦是如此。本文通过词频统计分析发现以下特点:

1.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国民主道路“新路标”

民主是全人类所共同追求的价值,由于不同意识形态的差异致使民主模式不一。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将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涵盖在内的人民民主。这是对中国民主形态的集中表述,是在深化民主政治规律、推进民主实践的过程中逐渐衍生出的中国理念(任艺璇,2022)。而西方民主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前提,以资产阶级民主的代议制为基础,由此可见所谓的西方民主其实是少数人的特权。聚焦来看,民主价值理念上,西方民主是精英式的民主,凸出资本至上,而全过程人民民主秉承“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原则,坚持人民至上;民主实践形式上,西方民主主张通过人民选举代表来代替其行使主权,人民和代表之间构成“委托代理”关系。这将导致无法集中人民的统一意志,最终演变成特权阶级之间的选举,而全过程人民民主主张人民行使投票的权利,强调在重大决策之前和决策过程中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实现全链条民主。

2.中国式现代化——兼具“共性”与“个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要把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也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的转变,体现了过去我们只跟自己比到现在不仅跟自己比还要走向国际与外部世界比。我们的现代化是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具体而言,西方现代化是少数国家、少数人享有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西方现代化带来的是阶级分化和贫富分化,中国式现代化则是致力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西方现代化重物而轻人,中国式现代化则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西方现代化导致人与自然对立,中国式现代化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西方现代化与战争相伴,中国式现代化走的是和平发展道路。因此,相比于西方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化以及面向世界的现代化,超越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两极分化、以牺牲自然为代价的现代化,开辟了一条崭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道路,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3、结语

对党的十九大和二十大报告词汇频率的统计分析虽然可能无法完全反映其全貌,但通过其定量和定性分析也能够得出一些较为有意义的结论,为研究党的二十大报告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赛。党的二十大统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重点部署未来5年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这让我们坚信中国共产党能够团结带领中国各族人民继续创造辉煌,也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卢盛峰,李晓淳,卢洪友.地方政府财政治理特征研究:来自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文本识别的经验证据[J].财政研究,2020(4):99-114.

[2]刘桂珍.从词频统计解读会计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J].现代商贸工业,2022,43(19):156-157.[3]赵平.从新时期历次党代会政治报告的词汇变迁看中共十九大的特点[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7,19(6):5-12.

[4]史鸣.从新年贺词看中国国家领导人公共形象的建构——以词频统计为切入[J].新闻研究导刊,2018,9(12):43-45.

[5]任艺璇.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比较优势、保障机制与价值意蕴[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22,24(5):39-46.

[6]本报评论部.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N].人民日报,2022-11-03(5).

[7]学习强国.聚焦二十大:世界热议“中国式现代化”[EB/OL].2022-11-02/2022-11-06.(中共都江堰市委党校 王茜)

上一条:奋力促进 全市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下一条:没有了
分享到

© 2018-2024 都江堰报刊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