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近年来,我市通过发展绿色循环生态农业,在提升农产品品质和品牌效应的同时,带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绿色活力,都江堰天一农场便是代表之一。该农场通过在猕猴桃地里搞养殖,串起种养循环绿色生态链,并积极探索农旅融合发展模式。“以种植业推动养殖业,以养殖业带动种植业,发展循环经济,我们在探索中尝到了甜头。”农场主李春霞告诉记者。
打出“绿色牌” 种养循环两头甜
入冬后,田野里稍显静谧。12月2日一早,记者走进位于蒲阳街道花溪社区的天一农场,就听到阵阵鸡鸣声,数千只颜色不一、体型相近的母鸡正在猕猴桃地里觅食,熟透的猕猴桃次果掉在地上,直接成为了它们的美食。而在另一片猕猴桃地里,攀爬在猕猴桃树架上的佛手瓜个体硕大,掉落后也成为了农场主的鸡饲料。
在饲料间,李春霞正给鸡准备美味的“午餐”。李春霞介绍说:“搁往常,这些掉地的果儿只能在地里慢慢烂掉。如今,农场自产的猕猴桃次果、蔬菜、佛手瓜等都成为了制作饲料的原材料,咱家的鸡都是绿色饲养。”目前,农场养殖着芦花、黑凤凰、九金黄三个品种的鸡,共3万只。
据李春霞介绍,农场通过养殖蛋鸡提供鸡粪,鸡粪经发酵后再还田的方式,为果园、蔬菜大棚提供充足的有机肥料。农场一方面为市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鲜蛋,另一方面天然、高效的鸡粪为设施果蔬提供了优质肥料,实现了无污染的循环经济。这条生态循环产业链条,也让农场生产的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兰花溪谷”品牌鸡、鸡蛋等产品主要销往成都各大商超和社区。2021年,天一农场获得成都市农业农村局颁发的“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称号。
如今,李春霞又抓住了直播带货这一线上销售模式,与中国电信携手利用“魔镜”平台,让农场种养殖过程实现“可视化”。通过户外直播,李春霞向网友全面展示了种养全过程,其诚恳的做事态度、优质的售后服务,在网络上收获了一大批“铁粉”,网友亲切地称呼她为“鸡蛋妹”。
多元发展 现代农业谋多赢
2013年,李春霞和老公从成都来到都江堰,在如今蒲阳街道花溪社区承包了1100亩山林。规划市局、修通道路、确立发展方向……农场依据地势的不同在高坡处种植猕猴桃、油茶树、桃树等,在低洼地带养小龙虾、种水稻等,通过两人的勤劳肯干,曾经的荒山变成了绿水青山。如今,天一农场在业态中又加入了观光、采摘、用餐、购物等项目,实现了多元发展。
“农场成立之初就决定走多种经营的道路,规划共分四步:从种植到循环养殖,再到农旅融合,最后计划打造康养产业。目前,种养循环已经探索出成功路径,农旅融合已初具雏形。”李春霞坦言,近10年,农场已投资4000万元,已建成农场展示中心、接待中心。
天一农场的快速发展,带动了花溪社区周边农户,成为助农增收的一股有生力量,公司长期用工10余人。今年52岁的村民林秀云腿脚有残疾,农场优先吸纳她就业,使其每月靠劳动就能收入3000元左右。李春霞表示,目前,农场通过农场+基地+农户的模式进行生态猪养殖,下一步将引进沿海一带“黑瑶鸡”,通过公司提供幼鸡、农户代养、公司回收的模式扩大养殖规模。
“作为农场的主打产业,养鸡成本降低了25%左右。”李春霞表示,现在农产品市场竞争比较激烈,要想站稳脚跟,还要继续提升品质,农场将继续做好绿色种植养殖,走精品路线。
从传统农业到“种养结合”,不仅为农业生产增添了活力,还带动了循环农业向纵深发展。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一种可以提高农牧废弃物利用率的循环农业新模式,“种养结合”不仅可以降低种植单位在采购肥料上的成本,更能帮助养殖企业找到粪污处理的路径,达到多赢的效果。(本报记者 缪英 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