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2022-10/14/012543.html

等待处理…

赵松: 带领群众走产业兴旺之路

作者 王蓓蒂 文/图
点击量:329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精致的小楼房、洁净的乡间村道、葱郁的草木点缀两旁、清渠潺湲而过……如今,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在青城山镇泊江社区徐徐铺展开来。近年来,泊江社区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立足村情,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发展产业经济,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实现产业增收。家乡的美丽蝶变,让居住在这里的村民们有了满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担任“当家人”的6年时间,泊江社区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赵松见证了社区从名不见经传的村庄到四川省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成都市百佳示范社区等的点滴变化。

环境有效提升

村民感叹如公园般居住地

走进泊江社区,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了各种盆景、花卉等,让人眼前一亮。“几年前,可不是这样。”赵松指着一片林带说,那时,林带里杂草丛生,马路没人打扫,村民家里的垃圾也会随意丢弃在林中,环境较差。“以前我们这的泥巴路比较多,一下雨就泥泞不堪,生活和生产都不方便。”现在,走进社区,蜿蜒的绿道串联起家家户户,有的还在自家门口或院坝里做起了农家饭、小吃、品茗等买卖。到花期时,这里更是一片娇艳,千万株海棠竞相吐蕊绽放,云蒸霞蔚,美不胜收。在这里生活了80多年的村民周德成笑着对记者说道:“虽然这里是乡村,可环境不比城市差,大家都觉得居住在风光优美的公园里!”

似乎每天在这里都能发生一些细微的变化。最近,社区正在对安元路进行道路硬化,原本坑洼不平的道路变得宽阔平整,即将通车;社区10组正在安装太阳能路灯,200余盏路灯将照亮辖区居民的“回家路”。随着一盏盏路灯电杆伫立在道路边,村民李建勤感叹道:“我们都盼着路灯尽快点亮,晚上出门再也不用摸黑了,大家的夜生活一定越来越精彩。”

环境和基础设施的改变,直接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几年来,泊江社区党委通过不断完善社区各项制度,凝聚党员干部和基层工作人员力量,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发展集体经济,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居民共建、幸福和谐的道路。完成了海棠公园内1.2公里绿道建设、20户精品院落、18户特色农家乐的提档升级,扩改建社区村组道路4公里,完成6户老房危房的搬迁工作,园内20余户院落景观化围墙改造,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提升改造也让“会议室”变为了“会客厅”,解决了社区1、2、3、7组汛期洪灾内涝,化解了历史遗留问题,保障了35户97名老百姓利益,组织建立了泊江“防疫小卫士”服务队伍……一件件看似平凡的事情,增厚了社区的幸福“质感”。

赵松说:“大家栽种起盆景、花卉,家家户户住上小洋楼,生活过得越来越好。身边还有朋友对我说,很想到这里来居住几天,对这样的乡村生活很向往!”“基层工作没有捷径,唯有真心换真心。”这是赵松的一种信仰,也是他在最平凡的基层工作中践行的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激发产业活力 多渠道增收让村民“有奔头”

建设美丽乡村,实现增收致富,科学的产业布局不可或缺。据赵松介绍,近年来,社区坚持“党建引领、社区引导、群众主导”发展思路,坚定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打造“消费新场景、公共休憩空间、产业化道路”等新场景新业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和林盘经济,发动群众开展海棠公园提档升级打造,举办海棠节,发展盆景产业,实施“共享院坝”计划等,调动和发挥本土盆景大师打造精品盆景园,以点带面带动群众产业发展通过优化产业发展,达到既有“赏花经济”也有“卖花经济”的局面,社区海棠盆景产业年均直接经济效益2000余万元,年接待游客120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4000余万元。眼下,精致的农家小院与造型迥异的盆景花木相映成趣,一辆辆满载的货车进进出出,泊江社区正走出一条以发展川派盆景带动增收致富的乡村振兴之路、产业兴旺之路。

随着网络平台的兴起,赵松考虑到,创新不仅是盆景艺术造型上的创新,销售也需要新的路子。在泊江社区,500余户村民中有350余户从事盆景种植制作产业。如何整合这一资源,拓宽小微盆景产业的销售渠道,赵松联合社区党委一班人想出了主意:由社区成立集体资产管理运营公司,统一包装、统一培训这些本土主播,让他们不仅带自家货,也将整个社区其他产品一并进行网络推广和销售。集体资产管理运营有限公司的成立,为村民小微盆景销售提供了一个“新路子”。

胡华,是胡家花园川派盆景第三代传承人,也是都江堰工匠。他18岁开始钻研如何做好盆景,至今已有20余年。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胡华也遇到了销售方面的难题。“一直以来我们都是在家里等买主,比较被动。如今社区搭建平台,帮助我们进行网络推广销售,拓宽了我们的销售渠道,增加了收入,破解了我们的发展难题。”说话间,他开始修剪起几盆小微盆景。好技术加上好支撑,胡华小微盆景的销量蹭蹭上涨,他对未来也有了更多的期待。胡华表示,社区越来越好,外出返乡做盆景的人也越来越多了,还有很多年轻人也参与到其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心。他将和乡亲们继续努力,提升盆景品质,把盆景事业做大做强,当好新时代的盆景“匠人”。

连续4年,赵松带领社区牵头承办了四届海棠花生态旅游节。据他介绍,到2020年,社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458元,综合水平居全市前列。“赏花”带动了村民的收入,如何盘活院坝经济,让农户稳稳创收,他想到了“共享院坝计划”,即将农户家打造好的院坝作为共享物品,招募使用人。自实施短短3个月时间,此项举措便促使11户村民平均增收6万余元。

“村里变得越来越好了。”这是泊江社区广大居民的心声。如今这里到处一派生机勃勃、安居乐业的景象,人民的“获得感”提高,“主人翁”意识也不断提升。

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赵松满怀期待、倍感振奋,他表示,将立足岗位、踔厉奋发,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努力作出新贡献、展现新作为,“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我们坚信党中央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日子过得更加红火。我们也将以更加扎实、务实的工作作风,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梁敬中:做智能智造“螺丝钉”
分享到

© 2018-2024 都江堰报刊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