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农历秋分时节,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中国农民丰收节。以“庆丰收迎盛会”为主题的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在天府农博园拉开大幕,都江堰市组织多家农业企业线上线下参展,全面展现都江堰丰收成果。作为岷江流域的精华灌区核心示范区,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省委、成都市委工作会议决策部署,聚焦粮食安全“国之大者”,有效稳住农业基本盘。一年来,“粮经复合”成果丰硕,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序推进,特色农产品稳产满产……一幅都江堰精华灌区大美“丰”景徐徐展开。
端稳“饭碗” 粮经复合产值喜人
“马铃薯种薯株距在18厘米左右、行距在30厘米左右,稻草覆盖18-20厘米厚。”近日,在天马镇金胜粮果联动智慧农业产业园内,秋播秋种正在进行中,市农业农村局、猕猴桃协会专家正在给工人讲解种植秋季马铃薯技术要点。保障粮食安全是乡村振兴首要任务。据不完全统计,此次秋播粮果套作面积将达到3000亩。家庭农场负责人刘璐表示,如今实现猕猴桃、农作物双丰收,这是以前没有想到的。
今年5月初,猕猴桃园里套作马铃薯、胡豆进行现场实收实测。马铃薯亩产达到1765公斤,胡豆亩产350公斤。市农业农村局专家介绍,猕猴桃果园套种粮食作物,既有效解决了作物间用地竞争的矛盾,又保障了粮食的有效供给。且农作物秸秆能疏松土壤、固住有机质,还能为猕猴桃来年的抽穗发芽提供养分,可谓一举多得。
8月底,在石羊镇竹瓦社区灌县川芎产业园,一边在抢收稻谷,一边在栽种川芎,一片忙碌的抢收抢种景象。为了提高“稻芎轮作”品质和产量,四川农业大学退休研究员周明镜经过几个月的躬身实践,培育出了90天特早熟水稻品种。“解决了种植时间差,亩产量在400-600公斤,口感可媲美泰国香米,明年可大面积种植。”周明镜介绍。
据悉,为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都江堰精华灌区核心示范区,2022年,我市启动打造1个十万亩粮油产业园和4个万亩粮经产业园,联合四川省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建立了都江堰市粮经复合种植科创攻关基地、都江堰市耕地容积率提升科研工作站,重点推广粮果、粮药、粮菜等9大粮经复合种植模式,“天府粮仓”都江堰篇加快聚集成势。
提高产能 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序推进
9月22日,在石羊镇古城社区,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务局工作人员一起在田间踏勘地形,商讨道路建设、水渠走向,为即将开展的低效苗木腾退项目做准备。古城社区党委书记段福勇表示:“腾退低效苗木,让良田变粮田,这是国之大计,也是民之根本。”
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也让石羊镇广益社区村民李丹转换身份,承包大量农田变身“新农人”。原本在外经营服装生意的李丹,看到家乡发生的变化,觉得农村大有可为,今年年初她一口气承包了80亩农田种植水稻。“我们种植的是绿色有机大米,后期将打造形成自有品牌,对于种田我很有信心。”李丹说。
建设高标准农田,要抢抓农闲时节。今年3月初,我市各大项目就热火朝天地忙碌开来。在广益社区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现场,轰鸣声不断,拖拉机来回穿梭将高低不平的田块平整。而与之配套建设的道路、水渠正在施工中。据了解,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为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土地整治工程三部分,田块整治根据土质和地形的高差,平均大小约5亩左右,田土厚度为30-50公分。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现实需求。近年来,我市按照“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田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力强”的建设标准,全力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为粮食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夯实了基础。截至目前,都江堰市高标准农田对耕地有效覆盖达80%以上,其中2020-2021年度聚源镇1.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通过成都市级竣工验收,综合评定为优秀,2021-2022年度石羊镇5400亩高标准农田在成都市率先完成并通过本级初步验收。
助农增收 特色产业建圈强链
猕猴桃作为都江堰特色农旅支柱产业,如何担当建圈强链产业高质量发展重任?今年夏天,我市第一家标准化规模花粉生产线正式投入运行,补齐了我市缺乏猕猴桃雄花花粉标准化生产这一关键环节,对促进都江堰猕猴桃产业科学、合理、健康发展,进一步提高都江堰猕猴桃产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天马镇建华社区7组村民师丛勇一直做猕猴桃产业,共种植有40亩猕猴桃,2019年,他将其中的16亩嫁接为雄株园。“今年产量达到高峰期,每天可采摘七八百斤雄花,除去人工,一亩田收益约3000多元,收入还是比较可观。”据了解,猕猴桃雄株管理比较轻简,只需每年施两次肥,花期抓紧采收即可,极大地节省了人工成本和管理成本。
猕猴桃属雌雄异株植物,必须依靠外界良好的传粉才能够充分挂果。而之前,很多农户都采取自己制粉或是购买外地花粉,为了促进产业进一步发展,从2019年开始,都江堰市引导一部分果农专门从事雄株的种植。2022年,都江堰规模化花粉厂投入生产,单日加工雄花10000斤以上,年生产优质花粉50万克以上。目前花粉产业中心不仅可以满足本地的生产需要,还能实现外销,让老百姓又多了一条增收渠道。
2021年底,我市依托天马镇金胜社区猕猴桃产业园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按照“四区两带一中心”的规划布局,建设都江堰精华灌区-天马“粮果”联动智慧农业产业园。如今,园区道路四通八达,大数据让每颗猕猴桃都实现种植过程全追溯,景观化、智慧化打造把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紧密结合,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游客表示:“都江堰的绿水青山、蓝天白云和无公害的猕猴桃成为我愿意花钱买的‘幸福感’。”
都江堰猕猴桃入选“2022年第一批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成为成都市唯一获得“两部委双认证”地标产品;2021年“都江堰猕猴桃”品牌价值达27.43亿元,创近年最大增值。
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市将紧紧围绕粮食安全“国之大者”,深化提升耕地“容积率”成果推广应用,持续探索“粮果”“粮药”“粮菜”等多种“以粮为主、粮经统筹”新模式,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恢复种粮等项目,全力建设1个十万亩粮油产业园和4个万亩粮经产业园,加速再现“油菜麦浪、猕果稻香”“蓝绿交织、金黄交错”的都江堰精华灌区盛景,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粮经复合高效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