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2022-09/20/012439.html

等待处理…

楚楚者茨

作者 许永强
点击量:1260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诗经·小雅·楚茨》篇有“楚楚者茨,言抽其棘。自昔何为,我艺黍稷。”记录的是古人为了种植高粱小米,将田野里生长的簇簇茨清除掉。《诗经·鄘风·墙有茨》里也三次写“墙有茨,不可扫也”“墙有茨,不可襄也”“墙有茨,不可束也”,说的是墙上长满了茨,无论如何扫不掉,无论如何除不掉,没有办法打捆走。说明“茨”是不祥之物或不佳之物,人皆欲除之而后快。

这令人望而生畏、心生不快的茨,究竟是什么呢?

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蒺,疾也;藜,利也;茨,刺也。其刺伤人,甚疾而利也。屈人、止行,皆因其伤人也。”茨,也就是蒺藜多刺的果实。

蒺藜为一年生草本,它的茎蔓平卧在地,繁殖能力很强。《救荒本草》说“蒺藜出处有之”,牧马草地、道路两旁,沙地、山坡、平泽、海滨,它都可以生长。古时长安城最多,南梁陶弘景说“长安最饶,人行多着木屐”,写的就是怕踩到蒺藜多刺的果实。《楚辞·七谏》云:“江离弃于穷巷兮,蒺藜蔓乎东厢。”东厢是宫中最严的地方,也是礼乐之根本所在,被蔓延的蒺藜侵占,而香草江离却遭弃于穷巷,以此来喻小人当道。后人遂用蒺藜来嘲讽时事。白居易《夏旱》曾言“但见棘与茨,罗生遍场圃”,《瑞云图》也有“王者任用贤良,则梧桐生于东厢。今蒺藜生之,以见所任之非人”。可见,蒺藜被视为恶草,充满了负面涵义,连大文豪鲁迅也说“种牡丹者得花,种蒺藜者得刺”。

其实,蒺藜并非一无是处。古时荒年,民众会将蒺藜的种子磨成面做成烧饼来蒸食。蒺藜多刺伤人,也被制作成兵器“铁蒺藜”,置于敌阵之前用来防卫。王维诗《老将行》“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中的“蒺藜”指的就是铁蒺藜。

历代诗文中,“茨”也解释为白茅、茅草。白居易《自题小草亭》“新结一茅茨,规模俭且卑”,李白《《赠闾丘处士》“如能树桃李,为我结茅茨”,杜甫《岁晏行》“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杼轴茅茨空”,高适《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东山足松桂,归去结茅茨”,李世民《帝京篇十首》“望古茅茨约,瞻今兰殿广”,皮日休《七爱诗·元鲁山》“退归旧隐来,斗酒入茅茨”,苏东坡《和葵卯岁始春怀古》“茅茨破不补,嗟子乃尔贫”等诗句中的“茨”皆为茅草之意。

蒺藜贴地而生,它的茎叶呈椭圆形,像极了美女清纯可爱的小脸蛋,也最贴近田野的枯荣和民间的悲喜。元人方夔在《田家杂兴》中写到:“樵路通村暗蒺藜,数椽茅蕝护疏篱。”尖的茨与白的茅和谐相存,蒺藜已然成为美好乡村的一部分。蒺藜花浅黄色,直径约1厘米,五瓣,和黄腊梅的花几乎是一样的。花一个分节处只开一朵,只在短叶的叶腋之间黄蜡蜡地开,就像热烈的太阳,又如温暖的灶火。长叶遮风挡雨,短叶开花结实;长叶表现着空间上的葱茏,短叶繁衍着未来的新绿。蒺藜的尖刺也如大地醒目的提示,让人们懂得敬畏,学会节制。

上一条:写给都江堰的最美“情书”
下一条:古城诗韵
分享到

© 2018-2024 都江堰报刊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