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2022-09/02/012329.html

等待处理…

科研创新助力天府粮仓建设

——都江堰稻芎轮作实现新突破

点击量:406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农时不等人,川芎栽种忙。8月底至9月初,都江堰川芎迎来一年一度栽种季。8月31日上午,记者在石羊镇竹瓦社区看到,居民一边在抢收稻谷,一边在栽种川芎,好一派忙碌景象。“稻芎轮作”无缝衔接,如何保证产量和品质?四川农业大学专家给出答案,目前川农大已经培育出了90天特早熟水稻,解决了时间差这个痛点;亩产量在400—600公斤,口感可媲美泰国香米,明年可实现大面积种植。

科研培育出“稻芎轮作”水稻新品种

自今年3月中旬开始,四川农业大学退休研究员周明镜就每天往返于温江和都江堰。他在石羊镇竹瓦社区有40亩水稻试验田,亲自照看,观察长势、授粉育种。今年67岁的周明镜,从事农业科研工作已有48年。多次获得四川省丰收计划奖、省农业厅进步一等奖,在优质香型抗稻瘟病不育系选育及高产优质杂交稻新组合选育方面达到同领域先进水平。

此时正值水稻成熟季,周明镜的试验田里有谷黄、秆青、叶绿,作为优质水稻培育基地,这片试验田还承载着企业的殷切期盼。2019年,四川修治堂药业看中了都江堰川芎独一无二的优秀品质,在石羊镇竹瓦社区流转土地种植川芎,从最初的100亩到如今的近2000亩。如何在种好川芎的同时,又能守住粮食底线,企业一直在探索最佳解决方案,修治堂药业总经理刘忠模说:“川芎的生长期约为250天,给水稻预留的生长期就只有100天左右。往年,我们栽种的早稻产量低、品质差,这成为企业的痛点难点。”今年3月初,在成都市老科协、都江堰市老科协牵线搭桥下,四川修治堂药业与成都市老科协会员周明镜达成协议,由企业投资60万元,周明镜出技术,在石羊镇竹瓦社区进行特种水稻川芎水旱轮作品种筛选试验。

据了解,过去稻田生产以水稻为主,轮作的经济作物为辅,水稻稻田占用时间5个月左右。要想提高稻田生产效益必然要以经济作物为主,将水稻稻田占用时间降到了3个月左右。经过几个月的精心培育,如今这40亩水稻已部分收归粮仓。周明镜说:“从初次试验结果看,天府稻花香(暂命名)2号、7号、8号、9号等近20个品种可达到初选目标。米质可达泰国优质稻水平,亩产可达400-600公斤。并能保证川芎在8月底正常栽种,计划明年在都江堰种植上千亩。”

解决痛点难点产业发展升级

“收割机收了水稻后,打碎的稻草直接留在了地里,既可以疏松土壤,几个月后又转化成了肥料,对下一季种川芎有很大的好处。”农田里,很多村民都有几十年的川芎种植经验,他们对记者这样说。

采访当天上午,村民抢抓好天气正在进行劳作。刚收割的稻田被拖拉机翻耕过,打沟机又将田块打成整齐的箱垄。村民们先平整箱垄,再在上面种川芎苓子。“种川芎必须要抢抓时节,最近温差比较大,要抢在白露之前把苓子全部种下去,不然不利于川芎发芽。”刘忠模说。村民将土地流转给企业,企业再雇佣工人按劳付酬,村民们的积极性都很高。

科研助力,解决了企业的难点痛点。刘忠模表示:“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培育适宜“稻芎轮作”水稻新品种,不仅仅是为了解决企业自身的难题,还为了践行社会责任,起好示范带动作用,带动都江堰石羊镇片区种植户的积极性,扩大种植面积,守住耕地红线,保证粮食安全。”

乡村振兴,最重要的是产业振兴。当天,成都市老科协、都江堰市老科协部分专家都到场指导、观摩,大家充分肯定了该项目的可行性,并提出建设性意见:研制水稻品种虽暂定“天府稻花香”,但可添加进都江堰元素,因原产地在石羊镇,或可命名为“石羊镇稻花香”;高标准农田建设亦是推动粮食增产、提质增效的首要条件,企业和政府应共同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目前,企业可以在校地企合作模式上面再拓展,引入更多资源,助力地方发展,实现多方合作共赢。成都市老科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宗全表示,下一步,成都市老科协将利用平台优势,推介引荐更多科技人才下沉都江堰,为都江堰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贡献老科技工作者力量。

结合发展实际,石羊镇将通过示范引领、扩大规模,继续擦亮“天府粮仓”“川芎原乡”两大金字招牌,并以此为依托,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农业高质量发展、农村建设更加美好,加快乡村全面振兴。(本报记者 缪英 王义 文/图)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积分制”促进乡风文明
分享到

© 2018-2024 都江堰报刊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