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2022-07/19/012033.html

等待处理…

社区“当家人” 柔肩挑重担

——小记乡村振兴人才张胡蓉

本报记者 缪英 王义 文/图
点击量:338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既是社区党委书记,又是农业合作社社长,张胡蓉白天忙于社区事务,挂图作战督导腾退低效果树苗木工作,检查社区疫情防控;一早一晚抓紧时间,进行田间管理。对于这样身兼双重身份的张胡蓉,老百姓夸奖她,社区两委信任她,大家的共同评价是:“跟着张书记干,就是踏实。”

美田弥望处

秧苗正抽穗

6月21日,石羊镇遏制耕地非粮化工作会议一结束,张胡蓉就急匆匆地赶回广益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记者瞥见她在车后排座位上放了一把干农活用的“钉耙”。张胡蓉下车后,从后备箱拿出雨靴往脚上一套,再扛上钉耙,她就是一位资深农民了。“昨天晚上引水灌田,11点多我才回去,工具还没来得及放。”张胡蓉介绍,此时节正是田间管理的重要时期,好坏与否直接关系着今年水稻的收成。

到达田间,只见一条宽敞的水泥路两边排列着一块块整齐的秧田,绿油油的秧苗长势良好。田块呈阶梯式分布,上一块田比下一块田略高几公分,道路两边沟渠里的流水就能自然引流用于灌溉。据悉,这些田块是腾退低效果树苗木整治地块,今年3月,我市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配套建设了道路、沟渠,将整治地块规划为几亩大小的平整田块。

“3月初,这里还在轰隆隆整治,转眼间,田里秧苗已长势良好。”村民李丹承包的80亩田块就在不远处,她在外经商多年,今年在张胡蓉的影响下回乡当起了“新农民”。李丹说,自己原计划承包50亩地种粮食作物,如今已“超额”实现愿望。

此时,李丹种植的稻田里已一派绿意盎然的景象。田块四周,分布着农家,房前屋后栽种着树木。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白鹤栖息,不时可见它们在田间起伏的身影。眼前美景令人忍不住赞叹:“好一派美田弥望的盛景。”

带头人领航

共奔致富路

说起自己种田的初衷,张胡蓉说,还得感谢社区搭建的平台,让她不断进步和成长。今年47岁的张胡蓉是广益社区本村人,2007年进入社区工作,从村文书到村主任,她热爱农村、扎根农村。工作期间,她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学习能力,2012年完成大专学业;2013年取得都江堰市农业职业经理人证书,并带头成立集广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2018年,取得成都市级农业高级职业经理人证书。目前,合作社流转土地已达500余亩,注册成员50户,带动社区农户350户,年产值500万元,为村民实现人均增收5000余元。2019年,经过大家一致推举,张胡蓉担任广益社区党委书记一职。

身兼双重身份,张胡蓉的影响力不可小觑。在她的带动下,村民以资金和实物入股的方式加入合作社,凭借自己的专业服务和高质量管理,张胡蓉让农户既有租金拿,又有工资挣,实现社区群众增收。68岁的何培祥是种了一辈子田的农民,儿子常年在外打工,他将自己的田地流转给合作社后,农忙时节帮合作社搞田间管理多了一份收入。“喊我插秧、收谷子,年纪大了不得行。但是我有种田的经验,搞搞管理还是可以的。有事做,每月有工资拿,一举两得。”

今年一开春,张胡蓉就提醒李丹预备种子,提前选购农药、化肥等。在市农业农村局专家指导下,李丹边做边学,保证了80亩田都按时节插好了秧苗。“水稻是三分插、七分管,秧苗刚插下去的半个月时间,就迎来了生长期,这时候就需要施肥、灌水、锄草等。只有把田间管理做好了,这一年才会有好收成。”一有空闲,李丹就在田间转悠,在张胡蓉和市农业农村局的帮助下,她已经学到了一定的经验。

发展新型农业,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迫切需要懂农业、懂管理、懂市场的复合型专业人才。这些年,合作社在张胡蓉的带领下,取得一系列成绩:2016年、2017年暑期,石羊镇以该合作社稻鱼共养基地为平台,筹办了首届和第二届农耕文化旅游节,打出了全镇乡村旅游的新名片,推动了全镇田园观光旅游业的发展。合作社成功申报《2015年中央扶持农民合作社创新试点项目》,获得上级扶持资金120万元。2017年与企业合作,争取到特色项目建设资金200万元,用于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有力提升了社区发展动力和品牌影响力。

张胡蓉表示,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她将继续做大做强农业产业,走集约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道路,带领村民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添动能。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战酷暑保安全
分享到

© 2018-2024 都江堰报刊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