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类可以随便吃,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
流言:
天气已经逐渐变暖,吃货们喜欢的烧烤摊、大排档等街边小吃逐渐火热。其中“螺味美食”令人垂涎三尺。不管是田螺还是福寿螺,都可以尽情吃。
真相:
且慢,“螺味美食”可别乱吃,小心感染寄生虫!
实际生活中,很多人分不清福寿螺和田螺,错把福寿螺给吃了,这种螺体内的寄生虫可多达6000条,对健康危害大!
还记得2006年7月发生在北京的广州管圆线虫疫情吗?原因正是食客们在餐馆食用凉拌福寿螺导致感染广州管圆线虫,共涉及100余例患者,很多患者出现了头痛、抽搐等症状。2006年8月,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又从全市各大水产市场抽查市售福寿螺97只,其中9只螺体发现有广州管圆线虫第1或第2期幼虫寄生。近几年也零星有类似的病例出现,甚至还有孕妇因此失去了自己未出生的孩子。
那么这种螺到底是哪里来的,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危害呢?
福寿螺也叫大瓶螺、雪螺、苹果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因为福寿螺含有丰富的蛋白质,1980年作为一种水生经济生物引入我国广东、福建、上海等地,后因其口味不佳被弃养。因其繁殖能力很强,一只成年雌螺每年产卵超过325000个,迅速扩散到稻田、茭白田等水体环境。
2003年,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将福寿螺列为重大危险性农业外来入侵生物之一,并列入《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福寿螺体很容易寄生广州管圆线虫,一只福寿螺体内寄生的广州管圆线幼虫可达6000多条,这种寄生虫可因食用未烹调熟透的福寿螺感染人体。
广州管圆线虫第三期幼虫在人体内移行经过中枢神经系统可发育为第四期幼虫和第五期幼虫,因为人体不是广州管圆线虫的正常宿主,所以不能下行至肺动脉发育为成虫,便会长期移行于神经系统,诱发脑膜炎,但在儿童体内有可能会发育为成虫。
感染广州管圆线虫后,会导致人出现剧烈的头痛、恶心、呕吐、发热、昏迷以及精神异常等症状,严重则会死亡。要想避免感染这种寄生虫,建议将福寿螺彻底烹调熟透,或压根就别吃!
柳絮可以携带新冠病毒?
流言:
有传言说,飘在空中的柳絮可以携带新冠病毒。
真相:
事实真的如此吗?
虽然柳絮确实可以携带若干细菌以及灰尘,但对于新冠病毒来说,柳絮并不是一个合适的载体。柳絮上不会附着太大量的新冠病毒,同时新冠病毒也无法在柳絮上保持太高的活性,因此在正常情况下,柳絮携带新冠病毒并导致感染新冠肺炎的几率极低(再说还有口罩呢)。
为了遏制柳絮的飞散,我们有哪些措施呢?第一种办法最简单,就是朝杨柳的树冠喷水,像抑制扬尘一样抑制柳絮,不过效果不太好;第二种方法是在杨柳花芽形成时(根据各地光照、温度等因素而不同)向杨柳注射杨柳絮抑制剂,这样次年就不会有大量柳絮产生,这种方法效果很好,可是成本高昂,而且注射的方式如果操作不当有可能使杨柳被感染病死。第三种方法则是在杨柳冬季休眠时,剪掉其植株上部所有的枝杈,只留主干,这样几年内杨柳就不会进行生殖生长,在几年内解决了柳絮问题,但这种方法对于行道树的美观和绿化作用产生了巨大的破坏,因此只适用于生长势极端恶劣、难以管护的植株。
虽然柳絮让人头疼,但杨柳在北方是守护土地不被风沙吞噬的功臣,目前来看是不可替代的。那么何不乐观一些,做好准备笑对这场年年都会到来的“春雪”呢?
(市经科信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