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在城市建设中强调绿色发展,既是市民生产生活得以持续的必要条件,也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自然基础。
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要坚定不移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不断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实现“双碳”目标为引领,统筹推进“四大结构”优化调整,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厚植公园城市生态本底。依托“两山”“两水”生态骨架,开展“五绿润城”“天府蓝网”行动,全面呈现园中建城、城中有园、推窗见绿、出门见园的公园城市形态。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深化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更好保育秀美山林、建设美丽河湖、守护美好家园。
改善环境要从重点领域入手,要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管理全过程,加快“四大结构”优化调整。着力优化空间结构,科学编制城市国土空间规划,推动城市精明增长。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加快建设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着力优化交通结构,坚持“轨道引领、公交优先”,让绿色出行成为市民首选。着力优化能源结构,加快构建以绿色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大力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坚决抓好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打造水清、天蓝、土净、减废的美丽蓉城。打好碧水保卫战,以实施重点工程为契机,加强流域综合治理,基本消除城乡黑臭水体。打好蓝天保卫战,强化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加强垃圾处置能力建设,逐步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要营造好绿色低碳发展环境,才能从根本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面绿色转型。推行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体系,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建立健全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深入开展绿色生活创建和低碳公益行动,探索低碳生活创建标准和评价体系,鼓励市民扩大绿色消费,加快形成简约适度、节能环保的普遍自觉。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让我们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以踏实行动和切实转变,将大美天成的历史印记不断延续,将万千市民对公园城市的无限憧憬变为现实,一个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成都必将渐行渐近。
(转自《成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