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2022-05/10/011564.html

等待处理…

我市探索粮果联动套种见成效

马铃薯亩产1700公斤以上

本报记者 缪英 王义
点击量:375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时下,天马镇“粮果”联动套种的胡豆、马铃薯已进入收获季。联动套种粮食作物产量到底怎样?还需要用数据来说话。5月5日,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四川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省园艺总站、成都农林科学院专家,深入田间进行了实收测产。结果显示,果园套种的胡豆鲜荚亩产353公斤,马铃薯亩产1765公斤。

现场实测:个头最大的马铃薯足有一斤重

当日上午10点,在猕猴桃产业园璐璐家庭农场,专家们随机抽样选取3个点位,大家一起现场拔胡豆、摘豆荚。犹记得四月初,记者到该农场采访时,半人高的胡豆还开着花,微风吹拂,一大片花海荡漾。才1个月,胡豆就到了收获季节,一个个圆鼓鼓的豆荚外形结实,果粒饱满。

“我们不仅要测出间作粮食的产量,还要测算出包括秸秆在内的生物产量。”市农业农村局猕猴桃产业发展中心负责人唐合均扯起一把胡豆秸秆,向记者介绍,“胡豆根部长有根瘤菌,这个菌能固定空气中的氮,是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肥料,秸秆可通过自然转化成为土壤中的有机质,对疏松土壤、补充养分都具有良好的作用。”

在试验田里,专家将秸秆和果实分开称重,并认真做好记录。据了解,这批试验胡豆于去年10月28日播种,成长周期约180天。胡豆只需要施足底肥,管理相对粗放。

在秸秆覆盖免耕栽培马铃薯试验田里,专家们轻轻拨开覆盖在马铃薯根部的稻草,只见白嫩嫩的马铃薯一个个挤挤挨挨地排成一排,再掀开,扯起一根马铃薯苗,下面缀着有七八个、最多的还有十几个,而个头最大的足有一斤重。不需要用锄头挖,直接捡起来放进筐子里。大家一起动手感受劳动的快乐,体会丰收的喜悦。

据悉,这片马铃薯试验田选用的品种是北方009,播种时间为2021年11月22日,从2月13号出苗算起,经历80天左右生长期。经过测产,马铃薯果园间作亩产1765公斤。猕猴桃果农文富珍告诉记者:“去年在专家的指导下,实行粮果套种,没想到,效果这么好,产量这么高,现在种地是越来越有希望了。”

技术支撑:建立农作物增产增效最优方案

“大家小心点哈,不要踩到苗子了。”收获现场,专家们不时提醒着大家,对于他们来说,这些试验田不仅包含着农业技术的科技力量,也有种植人的辛勤汗水,更有国家对于粮果种植的高度重视。

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成都综合试验站站长陈涛介绍,在猕猴桃园里种植马铃薯是响应国家提倡的粮经复合栽培模式的一种探索,也是考虑到猕猴桃园本身的特点,既要保护马铃薯播种和采收期猕猴桃根系不受损伤,又要获得马铃薯的产量,经过思考,采取了稻草覆盖免耕的种植模式。“从今天现场实测结果来看,达到了我们的预期。下一步,我们还将完善一些细节,把这种种植模式在猕猴桃种植区域推广开来,未来大有前景。”

为了让科学试验更具有说服力,专家们还在另一垄土地上采用了传统的开沟条播种植方式进行比较。从现场测试结果看,开沟条播产量偏低,且在挖掘过程中可能伤到猕猴桃根系。“做这个试验的目的是为了积累相关数据,进而分析建立各种农作物增产增效的最优方案,为指导猕猴桃种植户科学合理种植提供技术支撑。”陈涛说,测量马铃薯植株生物产量,还因为植株可起到抑制杂草生长的目的,土垄覆盖率增大,杂草就没有生长空间,可谓一举三得。

作为国家柑橘体系猕猴桃成都综合试验站站长和都江堰市猕猴桃专家大院常驻指导专家,近年来,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果树学博士涂美艳研究员一直为都江堰猕猴桃产业发展贡献智慧。他说,去年以来,省农科院园艺所联合都江堰市农业农村局、天赐猕源农业公司在天马镇金胜社区开展猕猴桃低产低效老果园改造和粮果联动示范,在猕猴桃种植技术和间套种技术上进行了很多改进,如拓宽垄沟、增高垄面、培肥土壤、抗砧定植、垄面滴灌等,建成400余亩猕猴桃+胡豆(马铃薯)复合种植示范园,从现场测产数据看,无论是从经济产量,还是后期果园生产管理的便捷度,都可以为今后的推广应用做支撑。

“测产结果显示,实施粮果联动套作马铃薯、胡豆等粮食作物技术可行,既有效解决了作物间用地竞争的矛盾,又保障了粮食的有效供给,经济和生态效益也比较明显,比如果园套作马铃薯,每亩可实现增产粮食1500公斤以上、亩均纯收入增加2000元以上。下一步,我们将汇总专家意见,制定出更适合都江堰粮果套种最优方案,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唐合均说。

上一条:都江堰高质量推进五大新城建设 做优做强郊区新城核心功能
下一条:没有了
分享到

© 2018-2024 都江堰报刊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