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2022-04/26/011489.html

等待处理…

花为媒 青城山镇大通社区跑出产业发展“加速度”

点击量:528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近年来,青城山镇大通社区以党建引领为支撑,深植“以花为媒、借花发展、扣题而治、解语问花”的发展理念,依托乡村振兴项目“问花村”的落地,以产业融合带动区域发展,多元构建共治、共建、共享的村落空间,靠建设和经营谋好乡村振兴的发展之道。

本报记者 刘晓 文/图

借花发展 盘活林盘聚落

4月21日,青城山镇大通社区4组周家院子,这个紧邻着问花村的林盘院落正经历一场“改头换面”的升级打造。“土地平整出来,再把老宅改建为‘周粉世家’展览接待中心,这样一打造,我们周家院子就有模有样了!”今年53岁的周朝双祖辈都居住在周家院子,让他没想到的是,到他这辈,这个已经有些衰败模样的林盘将重新焕发生机。“听父辈说,我们周氏家族是清朝乾隆年间从山西迁到这里的,一直以来都是靠手工制粉为生。到1982年,粉房才停止生产。现在社区要打造‘周粉世家’林盘,我绝对支持。”

据悉,大通社区原有闲置土地2400余亩,社区通过发动当地有情怀的民营企业家返乡创业,积极引人社会资金,实现了总投资12亿元的“问花村”文化旅游项目落地。大通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周朝朋告诉记者,“以问花村项目为依托,我们规划打造‘周粉世家’林盘。目前,林盘已完成农房重建,符合条件的闲置资源也由社区筹建的资产管理股份制公司进行统一管理,利于对接社会资源,实现规模化流转。”同时,依托问花村项目的落地、林盘聚落的打造,社区借花发展,当地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也得到进一步解决。据统计,问花村落户后,提供300余个就业岗位,吸引110余名青壮劳动力返乡,每年每户增收近3万元。林盘聚落的打造,也为社区里的泥瓦匠、木匠、花匠等工匠提供了就业机会,解决了近200人的劳动就业问题。

周朝双已把自家的闲置资源租给了社区筹建的资产管理股份制公司,光是租金一年就有两万多。看着重焕活力的林盘,周朝双眼中充满期待:“我在问花村打工有一笔收入,林盘打造出来,还可以让家里人参与集市小商品售卖,又是一个渠道增收。这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扣题而治 共促区域发展

大通社区东接安龙片区,南临崇州市街子镇,新S106线和成青旅游快速通道贯通而过,是我市的西南大门。曾经,因社区无产业带动,260余名社区青壮劳动力外涌务工,留守人员多为老人和小孩。社区两委一班人意识到,要想搞好乡村振兴,必须先把老百姓的心打开,让他们有存在感,再去强化他们的致富意识与创新意识。于是,社区建立了“大通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治理搭伙人工作机制”,推动村民与社区逐步形成社区治理生态系统良性互动的新型伙伴合作关系,让亲民化的“社区命运共同体”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

“社区党组织是社区治理的‘主心骨’,社区居委会是社区治理的‘组织者’,社区全体村民是社区治理的‘当家人’,小区管理委员会是社区治理的‘大管家’,上级职能部门就是社区的‘后援团’,参与社区建设服务保障的其他社会单位是社区的‘共建者’。”据周朝朋介绍,近两年,社区“微更新”融入了农集区的空闲绿地整治,小区建起了“菜蔬农场”,村民有了生活供给空间。依托“大党建”,辖区学校酒店、农家乐等各类资源得以整合,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和酒店服务、创业指导等培训,让村民在社区内找到归属感与存在感。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村民教育,在充分尊重村民意愿前提下,积极做好引导,让大家自觉参与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进一步增强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凝聚力。

“目前,我们正依托问花村这一产业主导项目,带动传统林盘院落的修复与开发,除了‘周粉世家’林盘,我们还在同步推进区域内桃源人家林盘、太极古村落林盘的打造,以林盘串联为聚落,打造康养旅游、特色民宿等一批农旅融合产业化项目。”周朝朋说道。

多元参与 助力乡村振兴

把“乡村振兴”作为一个大项目,把乡村当企业,以产业融合带动区域发展,这正是大通社区自问花村林盘被纳入成都市川西林盘首批修复名单以来,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之道。

“村庄是乡村振兴的微观主体,村庄的振兴,要靠建设,更要靠经营。”在市委组织部派驻青城山镇大通社区工作队队长、大通社区党委第一书记张成栋看来,建设和经营是支撑村庄振兴的两个轮子、密不可分,而经营的核心就是资源变资本。自去年九月入驻大通社区以来,除日常的协助社区两委工作外,工作队的主要工作便是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社区产业发展争取相关政策与资金支持。张成栋告诉记者:“驻村工作队3人来自住建局、聚源镇和应急管理局,我们都在利用各自的优势,想办法协助社区对接、协调,助力当地的产业发展,使村落更美、农民收入更高。”坐落在没头河上的没头河桥被交通运输部门鉴定为危桥,需要拆除重建,最近,张成栋和工作队的队员们不时就会到施工现场转转。“这座桥的两头是大通社区重要的通组道路,同时也是连接问花村和街子古镇的旅游通道。我们在现场,一方面协助社区引导老百姓绕道通行,一方面跟业主单位和施工单位做好现场协调。这座桥重建后将对问花村周边基础配套提升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市第十五次党代会确立了“奋力构建‘五大新城’,精准推进科学复兴,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市”的奋斗目标和愿景展望,驻村工作队和大通社区两委结合会议精神,着眼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实现生态经济价值转换和农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开始了新一轮的工作。“在驻村工作队的协助下,我们将依托区位优势与发展的可持续性,坚持将绿水青山与本地人文相结合,在结合新消费场景引入文创、设计、休闲、民宿等新兴业态,通过与社会资本合作,梳理农民原有宅基地、农田、塘堰,以林盘经济为基础,通过塑造川西林盘生活新方式,为社区带来更新的场景和业态,拓宽村民的增收路,为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的翅膀’。”周朝朋说道。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党建结对助力石羊镇乡村振兴
分享到

© 2018-2024 都江堰报刊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