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2022-04/19/011428.html

等待处理…

温暖一直在传递

——105吨“爱心蔬菜”
背后的故事

点击量:320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感恩上海,千里驰援。4月13日傍晚7点,都江堰市第二批105吨援沪蔬菜连夜送往上海。历时37个小时,第一辆黄色厢式挂车到达复旦大学第一个指定点位。当地志愿者卸货时发现,经过降温保湿的菜品依然非常新鲜。当送菜车辆到达上海戏剧学院时,该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张伟令激动地表示:“都江堰亲人不辞劳苦,千里送菜,送的是温暖,送的是真情。给予我们巨大的鼓舞和信心,我们定将这份爱心化成抗击疫情的力量,争取早日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此次“蔬”送上海的过程中,在都江堰市委、市政府的关心下,有市工商联的主动作为,有多位民营企业家的积极参与,还有一些平凡的身影,他们秉承一颗感恩之心,努力奉献,以不平凡的义举传递了社会温暖。

快递小哥苏丹:用车跟我说,免费

4月14日上午,距离车队离开都江堰已经过去12小时,苏丹的电话依然响个不停,一方面,他要密切关注车队行进情况;另一方面,得知都江堰蔬菜可以发往上海,邻近的彭州、郫都、绵竹等地纷纷打电话询问是否可以借调车辆,他们也想要献爱心。

这样的暖心涌动,是苏丹最初没想到的。他说,社会力量大,爱心传递快,他只是做了一点力所能及的小事。早在4月初,都江堰市第一批127吨蔬菜运抵上海后,苏丹就主动对接了市交通运输局,“搞运输我们在行,下次需要用车跟我说,免费。”个子不高,话语不多的苏丹缘何有这样的底气,他说是因为他在都江堰创业,和城市一起成长,见证了上海援建都江堰的情谊。

2009年,大学毕业的苏丹来到都江堰创业,从事快递行业。当时上海援建都江堰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为医务人员运送物资、为建工集团打包资料、帮助邮寄都江堰特产猕猴桃到上海……那两年,苏丹和上海亲人之间建立了紧密的联系。而他所加盟的韵达快递公司总部就在上海青浦。所以,此次面对上海疫情,他一直想要做点什么。

当第一时间收到用车通知后,苏丹赶紧跟省公司联系,调来4辆17.5米长的厢式挂车,协调司机做核酸检测,并准备路途物资等。苏丹说,一旦承诺了,就要一诺千金,必须安全送达。

在都江堰创业十多年,从最初的小门面到现在建立仓储物流配送中心,苏丹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此次4辆挂车送菜到上海,他承担的成本费用在5万元左右。“无论是为了提振快递行业整体形象,还是践行我作为一个创业者的社会责任感,我都觉得值得!”苏丹说。

个体户唐学琴:让上海亲人吃上香喷喷的腊肉

唐学琴的店铺“虹口李家山黑蛮猪”位于幸福街道联盟社区便民疏导点,两间门面,自2018年起开始经营。此次,跟随着蔬菜一起到上海的,还有她提供的价值3万余元的1000多斤腊肉。

说起捐腊肉的初衷,唐学琴说,是因为孩子。她的孩子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就读,被隔离后,非常想念家乡味。在与孩子聊天中,唐学琴萌发了捐都江堰特产腊肉的想法,可是一时间找不到门路。4月13日一早,她偶然得知市工商联正组织运送蔬菜到上海,便有了“搭便车”的想法。当天下午3点,志愿者跟随她到虹口家里装腊肉,1000余斤腊肉足足装了20袋。

所有的腊肉,都是唐学琴自产自销,品质放心有保证。2013年,唐学琴和丈夫在蒲虹路承包了一片荒地养殖黑山猪,多年来,靠着诚信经营赢得了不少回头客。“自己有能力了,就该为社会做点贡献。”这是唐学琴朴素的做人信念。

“蒲虹路是上海援建的,我们在路边搞养殖,交通非常方便。我的娘家在蒲阳街道,所住的上游小区也是上海援建的。所以,我捐点腊肉让上海亲人尝一尝,也算是一点点感恩,一点点回馈。”听闻唐学琴的善举,店铺左邻右舍都竖起了大拇指,隔壁卖粮油的钟大姐告诉记者:“她这个人平时就很热情心善,这样的举动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记者手记】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每一个人身上都是一座山。”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我们一直在与之顽强地作斗争。战胜病毒,成为我们每个人最迫切的愿望。当我们的同胞、我们的亲人处在隔离区、封控区,我们感同身受。在都江堰,从快递小哥、个体户老板身上所传递出的善意,足以温暖更多的人,汇聚成向上向善的社会正能量。共同守“沪”,上海加油!(本报记者 缪英 王义 文/图)

上一条:维护国家安全筑牢人民防线
下一条:没有了
分享到

© 2018-2024 都江堰报刊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