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2022-04/15/011411.html

等待处理…

“人防+技防” 织密饮用水水源安全防护网

本报记者 胡馨怡 王银平
点击量:719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都江堰市以水为魂、因水而兴。作为成都平原经济区的生态保护屏障和水源涵养地,在饮用水水源保护过程中,成都市都江堰生态环境局(以下简称“生态环境局”)始终坚持并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五大新城”建设目标,以“人防+技防”,全面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

电子围栏保驾护“源”

4月13日,生态环境局饮用水水源监控中心内,传来一阵急促的报警声。当值工作人员通过监控屏发现,位于龙池镇的西区水厂2号防区内,有群众靠近水源地并疑似破坏电子围栏,工作人员即刻与属地镇街联系,请他们立即前往现场查看。

“您好,这里是饮用水水源地,请即刻离开。”接到指令后,龙池镇相关工作人员立刻前往现场处置。从系统报警到群众离开,全程不到5分钟。能这样高效、快速地对处置,得益于生态环境局借助科技手段为市民饮用优质放心水保驾护“源”。

“我们在西区水厂沙黑河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河道两侧设置了全封闭脉冲式电子围栏2200米,有人靠近或破坏电子围栏,监控系统就能收到报警提示,工作人员也会立即联系属地镇街前往处置,有力保障了饮用水源安全。”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科长王晋丹告诉记者。

多措并举推进全流域监管

除全封闭脉冲式电子围栏外,2021年,生态环境局还在全市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安装移动式电子围栏19套。通过电子围栏的设立,依托30个水质自动监测站、210套视频监控设备的运行,我市构建起了“分级管控、预警为先、全域覆盖”的智能电子监管防护系统,切实增强了对饮用水水源的保护能力。

“技防”打头阵,“人防”来保障。在运用科技手段的同时,我市配备专职和兼职巡查人员,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以及重点河流进行全天候巡查,实现了部门、镇街、社区、小组“四级巡查网络”全覆盖。

2021年,我市纳入国家、省、成都市考核的断面水质均达到II类及以上,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有力保护了成都平原的饮用水水源安全。王晋丹表示,接下来,生态环境局将进一步提高饮用水水源全流域监管能力,强化网格化巡查、智慧化监管、上下游联防联控等措施,以“人防+技防”的手段,扎实推进水源保护。

上一条:以大运会为契机 让中华文化弘扬四方
下一条:成都市委第五督导调研组到我市督导调研相关工作落实情况
分享到

© 2018-2024 都江堰报刊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