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都江堰的街头,远远就看到了灵岩山的春风拂过枝头,白了玉兰,红了海棠,绿了乔松……这周,我们一家人商量好去灵岩山探春。
灵岩山真是如诗如画。放眼望去,古树参天,仍显干枯的树枝上早已爬满嫩叶,一簇簇,一片片,摇曳生姿。满山的樱花、桃花、杏花、海棠,还有不知名的花竞相开放,错落分布,远远望去,像一片片祥云,又像王母娘娘的蟠桃树,不知道的,还以为误入了仙境。树下成片的杂草丛中冒出青油油的绿草,几簇或怒放或羞答答的小野花点缀其间,红的,黄的,粉的,紫的,娇俏可爱。小溪在山涧中轻快流淌,处处彰显出这座“灵”山春景的柔美与活力。
我和弟弟不走寻常路,专挑那些没人走的荆棘小道。小道上杂草丛生,乱石和废弃的石阶淹没其中,我们手脚并用,一路嘻嘻哈哈,你追我赶。妈妈也没闲着,用手机边拍照边忙着采摘野菜、荠菜、水竹叶、苦苣菜……那叫一个丰富。弟弟指着路旁的一丛草,问我:“姐姐,这是什么菜?为什么有尖尖的小毛毛?”我一看,大惊失色,说:“那可不是什么菜,那是一种会蛰人的草,一碰手上就要起疙瘩,又痒又疼。”没想到,弟弟抬起头,瞪着圆鼓鼓的大眼睛,一本正经地对我说:“姐姐,它不会蛰我的,因为我太可爱了。”我和妈妈哈哈大笑,笑声在山林中久久回荡。
不多时,我们便爬到了半山腰的灵岩古街,起起伏伏的青石板台阶两旁全是木制建筑,靠着栏杆远眺,远山如黛,一座古塔就在对面的山上,那就是玉垒阁。或许我们出门太早,好多商家都还门窗紧闭,偶有一家架起了烤炉,为中午的烤羊肉做着准备。一些当地的老人坐在门前的椅子上,手边放着茶碗,半眯着眼睛,看着来往晨练的人们,悠悠闲闲地晒着太阳。
早听说这里有一座千年古刹——灵岩寺,早年香火特别鼎盛,国学大师南怀瑾旅川,特来此处隐居修行。只可惜目前正在维修,不能一睹尊容。妈妈说,不用遗憾,这里还有一座百年书院,一定不会让你失望。果然,不多时,我们便看到一处白墙红瓦、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建筑——灵岩书院。书院依山而建,青翠环绕,古朴自然。轻轻推开红色木门,迎面而来的是一方水池,池水清澈见底,或许是春水回暖,里面的锦锂甚是活泼,嬉戏中你甚至能听到它们吐泡泡的声音。穿过水池,后面有几间书房,书房里整齐摆放着木制书架书桌。现在虽没了百年前莘莘学子的琅琅读书声,但谢无量的《题灵岩书院》“远游何必上青城,一到灵岩便有情。未到灵岩先一笑,满山红叶读书声”的诗句,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
是啊!远游何必上青城,如果青城山是大家闺秀,那灵岩山便是小家碧玉。灵岩山春色美,但可不止春色,四季皆然! (指导老师 刘玲)(□奎光小学五年级四班 张睿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