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2022-04/01/011347.html

等待处理…

新型种植模式 既稳粮又增收

——我市“粮果套种”初见成效

本报记者 缪英 王义 文/图
点击量:447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2020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连续作出了“非农化”“非粮化”的决定部署,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严守耕地红线。我市强化落实各项政策,因地制宜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全面推进石羊“粮药”轮作、聚源“粮油”轮作、天马“粮果”轮作三大万亩粮食产业区建设,多措并举保障粮食供应安全,促进农民增产增收。近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在位于天马镇的都江堰市猕猴桃产业园,“粮果套种”已初见成效,第一批菌菇进入采收季。

土地利用率增大 老百姓实现增收

3月24日一早,天空下着蒙蒙春雨,天马镇金胜社区村民王德珍招呼同伴一起去采摘大球盖菇。在都江堰市猕猴桃产业园,去年10月套种的大球盖菇迎来了采收季。

掀开覆盖在土垄上的黑色薄膜,只见一颗颗大球盖菇一丛丛、一簇簇生长在一起,菌盖表面是新鲜的酒红色,菌柄肥硕呈乳白色。也有刚刚破土而出的,呈紫褐色,球盖表面还有白色斑点,可爱模样宛若穿裙子的小姑娘。王德珍告诉记者:“近期气温回升,每天都要到地里看一看,一天不采,就有可能错过最佳采摘期。”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垄田埂中间,去年年底采用砧木技术种下的猕猴桃新树苗约有七八十公分高。两边的埂上培植着大球盖菇,大球盖菇喜阴、喜温,所以表面都用黑色薄膜覆盖。为了给菌菇留出足够生长空间,箱垄上用竹篾弯成弓形。天马镇高级农艺师王伟介绍,大球盖菇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10种食用菌新品种之一。该品种菇适口性好,味道清香柔和,肉质脆嫩。由于管理简单粗放,栽培原料容易获得,因此深受农户的青睐。

在园区,都江堰市猕猴桃协会会长晏志强正在和村民们讨论菌菇的采收要点。他告诉记者,从目前试种的结果来看,菌菇套作亩产量在1000斤左右,除去人工和成本,果农在种植猕猴桃的基础上每亩可增加3000元左右的收入。实行“粮果套种”,老百姓看到了前景、得享了实惠。王德珍告诉记者:“在政府的支持下,实行‘粮果套种’,我们又多了一份收入。每天在园区里干活,心情都是舒畅的。”

套种形式多样化 保粮稳菜出实招

去年,在国家严禁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政策背景下,市农业农村局压实责任,提前谋划,积极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腾退低效苗木,扩大优质粮食种植面积;扎实有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推进保粮稳菜基地建设,全面推进石羊“粮药”轮作、聚源“粮油”轮作、天马“粮果”轮作三大万亩粮食产业区建设。都江堰市猕猴桃产业园、天马镇政府和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成都市农林科学院等单位开展合作,实行“粮果套种”。

王伟介绍,都江堰猕猴桃产业园实行“粮果套种”,主要是利用猕猴桃头年采果之后、第二年萌芽之前的空档期,增大土地的利用率,使其产出效益更高。“就拿种植菌菇来说,食用菌可以把废弃物秸秆资源更好地回收利用,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其次,大球盖菇采收结束后,腐解的菌渣可以改良土壤,为猕猴桃的生长提供营养,提高猕猴桃的品质。秸秆还田还解决了冬季田地干旱的问题,弥补了猕猴桃空档期的管理难题。”据悉,该园区已与益农、益民两家蔬菜保供基地签订了收购合同,打通了种植、销售环节。

在璐璐家庭农场,现代化的种植、管理模式,以及景观化提升,让农场可观可赏,套种的60亩胡豆郁郁葱葱,已经开始挂果,四月初就能够吃到嫩胡豆。套种的土豆在去年引种之时,就进行了脱毒,预防了晚疫病。“目前土豆长势良好,今年肯定会有好收成。”专家们满意地说道。

据悉,目前猕猴桃产业园套种面积4000亩左右,下一步将加快推广旱稻、大豆等复合种植模式,力争年内将粮果套种面积扩大到1万亩以上。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蒲阳街道人大工委组织开展森林防灭火工作专项视察
分享到

© 2018-2024 都江堰报刊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