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2022-03/25/011304.html

等待处理…

如云似霞樱花海

——太平街的如烟往事

作者 宋正刚
点击量:398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太平街的樱花开了,一条街都成了花海,快来看哦!”

“春风一吹,太平街的樱花就下起粉色的花瓣雨,来迟了可就看不到了!”

儿时的伙伴不停催我去太平街看樱花,说是满街樱花迎来盛放,粉妆玉砌,晶莹剔透,堪称春日中最好的风景。有人或许会疑惑:怎么花儿刚开,就怕去迟了看不到呢?事实上,樱花的花期很短,若到了盛花期,离凋零也不远了。正如有人所说,“美好的东西往往是短暂的,欲留不住,因此要倍加珍惜。”

微信朋友圈里,有许多太平街樱花盛放的图文和小视频,配上动听的音乐,让观者一同陶醉。有许多衣着靓丽的俊男美女来此拍照、打卡,而他们也成为春日风景里的一部分。太平街,成了人们常说的“网红街”。

终于忍不住去太平街走了走,那满树纯白色的樱花千朵万朵,似乎正将我凝视。如果轻轻闭上双眼,用心感受,仿佛能听到那些花儿闹闹嚷嚷地说着话,似乎在笑我的痴呢!睁开眼,花儿如云霞一般,花下是拿着手机像花儿一样欢快的人!樱花美丽,也许,有人陪你看花的日子,同样美丽。

我是太平街长大的孩子,逛这条街时的心情有春日的温暖,有花儿的芬芳,就像去寻访往日的故友,虽然容颜已变,但那份情意,依然鲜活而生动。

依稀中,回忆起童年时的太平街。

如果时光也可以“倒带”,我会轻轻按下“快退键”。在吱吱呀呀的倒带声中,眼前这个彩色的画面会逐渐变成黑白。待“画面”恢复正常,你会看到:街面上有喊客的公交车,有拎着大包小包的男女;很多人围着一个“耍猴戏”或是“卖打药”的在看,时而传来“哈哈”的大笑声;有很多破旧的小旅馆;简陋的茶馆里总是坐满了人,他们总有摆不完的龙门阵;时装店里写着“大减价”,铺子里录音机放着“成!成!成吉思汗!”,又或是“阿里,阿里巴巴!阿里巴巴是个快乐的青年!”。台球室里,留长头发的青年人趿着黄色的拖鞋正在打台球……

往日的太平街,是喧嚣的市井,而今天的太平街,却更有一番味道。“剪云雕雪下瑶空,缀向苍柯翠叶中”,在樱花的掩映中,有茶舍、酒吧、咖啡馆,还有年轻人喜欢的剧本杀。相信更多的人更喜欢今天的这份隽永与烂漫。

往日的市井喧嚣,是有缘由的。在漫长的岁月里,太平街可是仅次于幸福路的繁华街道。究其原委,这条街是老灌县城通往成都的最重要通道,车站几乎都集中在这里,在我记忆中有汽车站、运输一社和商业局汽车队。人流一多,自然就衍生出很多旅馆。各色人等汇集在这条街上,形成一番热闹景象。

如果让我简单介绍一下那时的太平街,我会说,就是两条河夹着一条街,街两侧有很多小巷子,巷子两侧又有很多古旧的老院子,巷子都可以通到河岸,院子往往连着院子。

我记得蒲柏桥上有很多换国库券和粮票的妇女,我也光顾过她们的生意,换来好吃的和家长的一顿暴打。桥头上有一幢红色的小楼,在“录像热”的时候,里面也放过武打片、言情片。再往下走一段,就是福音堂。福音堂的院子里有棵很大的银杏树,三个人伸展着手臂都围不住,风一吹,会有很多白果掉落下来。树下有家豆腐厂,小时候的我经常凭票去买两墩豆腐。门口有个卖猪肉的,叫老高,他在那里干了很多年,邻里们都说老高的猪肉不打水。后来,福音堂迁到了新马路,原址上建了二医院。我成年以后,有次到二医院采访,在二楼上痴痴地望着那棵白果树发了许久的呆。

过了福音堂,就是映秀湾电厂招待所,那是拆了些老院子后建的。刚拆成平坝时,有些卖打药的在那地方扯起摊摊,常引得围观的人哈哈大笑。映秀湾电厂招待所对面是八五三招待所,从门里进去有一家国营酒厂,生产一种叫“玉垒山”的酒,酒瓶极像“剑南春”,当时大概只卖几块钱一瓶。如今,酒厂早不在了,留存于世的这种酒应该非常稀少。我家就住在映秀湾电厂招待所旁边的一条小巷里……

可以欣赏樱花成雨,可以怀想往日街景,却有不敢触碰的心事,不敢面对的笑颜,“我多想能多陪你一场,把前半生的风景对你讲……”

猛然间,有人叫我,思绪又回到了现在,又回到了花的海洋中、不长的街道上。有那么多的游人,他们和我一样,深爱着这条街道,深爱着我们的故乡。因她的变化而欣喜,因她的美丽而自豪。“奋力构建‘五大新城’”……我们因为这座城市的美好前景默默向往、勇毅前行!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春日花馔
分享到

© 2018-2024 都江堰报刊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