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四月清明举行的都江堰放水节,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据古法打造竹笼杩槎拦截上游之水,精壮堰工再手持利斧砍断缺口,滚滚岷江水奔涌而下,一泻千里灌溉川西平原、滋养千里沃野……
在都江堰,以肖云发为代表的堰工二十多年来一直负责为都江堰景区、放水节编制竹笼杩槎,也受邀参加综艺节目,为外国友人表演制作,将都江堰水利工程文化智慧传扬,书写了新时代堰工精神。
竹笼制作 凝聚手艺人匠心
肖云发居住在蒲阳街道花溪社区马家湾,一湾明秀山水,孕育了大片竹林。“每家每户房前屋后都栽有慈竹,我们家竹林有6亩左右。”
跟随肖云发走进竹林,他并不急于下手砍削,而是拿着篾刀刀背边敲边听。“听音辨声,未成熟的竹子声音是沉闷的,三年以上的成熟竹子声音是清脆的。”这片老竹林里,多是小碗口粗的成年竹子,一根根笔直挺立,而末梢却交叠缠绕,遮阴蔽日。今年58岁的肖云发,常年干农活练就了一副好身板,只听得“砰砰砰”、“刷刷刷”几声,就砍了两根竹子备用。
破竹是道关键工艺,肖云发邀请75岁的叔父肖昌述上场。75岁的老爷子手脚利索,一把用了十多年的篾刀刀刃处虽然已经磨损小半,可寒光依旧、锋利依旧。只见他先将竹子半立着,眼睛比好尺寸,篾刀用力一刻、一划,只听得“哗啦”声响,一根圆形竹子一破为二,再破为四、八。肖老爷子从事竹编技艺50余年,曾经为村民打晒席,被人夸赞“晒席打得好,水都漏不出去。”他讲解破竹关键:宽度、厚度保持均匀,有时要将篾条削得比纸还要薄,这手上功夫全凭练习和经验。
朱敏是肖云发的女婿,用他的话说,“十多年来,我还没有学到精髓,只是跟到打杂。”编制竹笼只需用上层青篾,朱敏拿来锤子将篾条竹节处敲软。被敲软的竹条“性子”软了下去,再回到肖老爷子手中更显游刃有余,青篾和黄死篾一分为二,各有用途。
三人各有分工,接下来肖云发要编制竹笼了。只见他将准备好的六根竹条搭在地上,左右交叉,几叠几压就起好了头、搭好了架,再将其用手曰住,根据所需大小,编制成直径20公分的竹笼,有了笼的形状,编制速度更快了,提、压、翻,竹条在他的手中,上下翻飞灵活自如,只几分钟,已编有1米长。肖云发介绍,竹笼编制会根据直径大小调整篾条宽度和厚度,而竹笼底部和尾部常常误差不超过1公分,最大编制过直径2米的竹笼坐蔸。
技艺传承 发扬堰工精神
肖云发介绍,家谱记载,早在他的祖父辈民国时期,家族就为都江堰安澜索桥做纤绳。“安澜索桥曾经的底绳是用竹子编制,直径10公分左右。”自小传承竹编手艺,当兵退伍的肖云发接过了家族的接力棒,为都江堰景区制作、维修竹笼杩槎,每年约消耗掉10万斤慈竹。
因技艺纯熟,再加之勤恳踏实,这些年,肖云发还多次参与现场制作、表演,把都江堰水利工程文化向世界传播。2010年上海世博会,肖云发和叔父现场表演制作竹笼杩槎;2015年,央视科教频道拍摄了肖云发制作竹笼杩槎专题片;2019年,电影《穿越都江堰》在浙江义乌拍摄,肖云发和叔叔前往表演制作;2021年3月,《万里走单骑——遗产里的中国》综艺节目在都江堰拍摄,肖云发带着朱敏在南桥现场示范制作竹笼杩槎……
都江堰市第十五次党代会吹响了“再出发”的号角。再出发,是城市基因的传承创新,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世界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文化力量和治理智慧,是都江堰最深厚的城市基因,印刻着科学复兴的时代密码。科学复兴,精神传承。有专家指出,以李冰为代表的堰工精神,是从都江堰两千多年的治水实践中形成的“尊重自然、崇尚科学、开拓创业、勤政务实、为民造福、忠于职守”的治水理念和优秀的意志品质。
如何发扬新时代堰工精神?肖云发表示,自己虽然只是个普通平凡的手艺人,但自己用心编制的竹笼杩槎在放水节这么重要的节气派上用场,他感到欣慰和自豪。对于他来说,发扬新时代堰工精神,“深淘滩”就是不断深耕技艺,“低作堰”就是多一些机会参与公益活动,让更多人了解都江堰水利工程所蕴含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