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是指对产品精细加工打磨、精益求精,从而提升产品品质,创立优质品牌。随着其内涵的不断延伸,工匠精神已经从制造业跨界到众多领域。众所周知,都江堰的“沈包子”是一家有工匠精神的包子铺,创始人沈加蓉今年60岁,做了一辈子包子的她,用最地道的食材、一丝不苟的手法、掌握恰当的时间和火候,抚慰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
手工制作 烟火味抚慰人心
早晨4点,当人们还沉醉于甜美的梦境,沈包子的员工就开始上班了,6点开门营业,从曙色微露到人来人往,打包、堂食,在学府路沈包子总店,这样的繁忙景象将持续到中午。
虽说员工都训练有素、服务周到,但沈加蓉还是习惯每天早晨亲自到店,“总是要亲自看看,一天才踏实放心。”穿好工作服、戴好口罩,又开始了手把手的指导。她告诉记者,3月初,有新加盟商到店培训,她要一个一个地教才放心。
“把馅料放进面皮里,左手呈半握状,右手捏褶,一边捏一边转,两手配合、力道均匀,确保每一个褶皱大小一致……”讲解示范过程中,手指的运用、力道的大小、褶皱的宽窄都有讲究。沈加蓉说:“做好每个包子,不仅要保证原材料的地道,而且一个步骤都不能差。一个包子的出笼,要经过和、发、醒、揉、压、擀、包、蒸多个环节,这全凭经验和手感。”
一顿早餐,也要吃出仪式感。刚出笼的包子,表皮Q弹,肉馅松软,大葱、芽菜、猪肉混合的香味充盈在唇齿间。顾客可根据喜好蘸醋或是辣椒油碟,幸福的一天从好好吃一顿早餐开始。附近的居民苏敏说,沈包子伴自己长大,如今她带着孩子来吃包子,食物不仅仅用来果腹,更是记忆的延续,情感的链接。
技艺传承 让更多人品尝家的味道
说起做包子的经历,沈加蓉说该手艺是从奶奶那里学来的,自己七八岁的时候,看到奶奶捏包子,小小的她就站在小板凳上模仿着奶奶的动作。一转眼,她也成为了奶奶,因为常年的劳作,用力和面、揉面,如今她的脊背也跟记忆中的奶奶一样挺不直了。
美食的最高境界是还原食材的味道、让更多人找到家的感觉。曾经,沈加蓉只为家人做包子。2010年,儿子董永杭大学毕业外出工作,每次离家,沈加蓉都为他准备好包子,希望儿子在外也能吃到家里的味道。2011年,为了让更多人品尝到“家的味道”,母子俩开始了创业之路,在学府路开了第一家店,如今,分店已遍布全国,达500多家。通过公司化运作、中央厨房配送和高频培训,沈包子实现了标准化生产,沈加蓉告诉记者:“我们每只小笼包皮25克、馅20克,每只大包皮48克、馅30克,每只褶皱12至18个。”
为了将自己的制作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2021年2月,以沈加蓉姓氏命名的“沈门”川菜技艺举行拜师仪式。23岁的朱芯雨大学实习期间就选择了到店实习,经过一年多的培训,她不仅熟悉每只包子出炉的全过程,且能独立运营一家店。作为徒弟,她也传承了沈加蓉的理念——做包子是一门手艺,对中国人来说,这代表了家的味道。
守正创新 植入文化提升品牌
2011年开第一家店、2013年成立公司、2017年建生产线,受母亲的耳濡目染,董永杭在坚守传统技艺的同时植入了现代化管理模式。
品牌打响了,可如何维护品牌提升其价值呢?董永杭不断探索,他考察学习大品牌的管理经验后,引进了大量高素质人才,组建了品牌运营团队;成立了训导部,对加盟商进行高频培训和高规格管理;植入本土文化元素,开发竹笋鲜肉包、青城山腊肉包,熊猫卡通包……董永杭说:“守正创新,就是企业要守住自己的核心价值、产业优势,所谓创新就是利用科学技术,实现产业升级。开发多品类产品,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
2021年,董永杭当选为都江堰市新一届政协委员,在发展企业的同时也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捐资、助学,疫情期间坚持为封控区居民、工作人员提供可口的早餐。
谈及母亲获评2021“都江堰工匠”,董永杭脸上的表情是满满的自豪,“我们把这个工作当成一项使命,做受人尊重的包子,把经典传统的美食做得更好,我们一直在努力。”(本报记者 缪英 王义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