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深入落实成都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关于推进“三个做优做强”重要精神要求,3月11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张亚丹到天马镇、聚源镇,实地调研精华灌区金胜粮果联动智慧示范园和精华灌区文商旅特色乡村项目建设推进情况。他强调,要做优做强郊区新城生态价值转化、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公园城市乡村表达等核心功能,推动农商文旅体医融合发展,积极探索具有都江堰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径。副市长谭凌云参加调研。
示范园位于天马镇金胜社区,现有猕猴桃集中连片种植面积5000余亩。该示范园将依托辖区内猕猴桃标准化生产基地、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数字化农业示范基地、拾光山丘生态文旅项目等产业发展现状,打造以果粮套作高效示范区、稻蔬循环农业示范区、灌区康养休闲体验区、乡村社区治理示范区为“四区”,以灌区原真风情体验带、滨河生态景观体验带为“两带”,以现代农业大数据中心为“一心”的发展格局。
“建成后将从哪几个方面助力乡村振兴?”“好久能看到具体成效?”在示范园,张亚丹既看整体规划,又深入田间实地查看,详细了解了项目总体规划、打造进度等情况。张亚丹强调,加快推进示范园建设是落实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举措,要深刻把握乡村振兴核心内涵,围绕“景区化、景观化,可进入、可参与”的理念推进示范园建设,并在发展规划中进一步融入本地文化,让文明乡风成为示范园区的点睛之笔。要紧盯时间节点,成立项目专班,倒排任务工期,注重协同联动,确保示范园6月上旬全面呈现。
文商旅项目位于精华灌区康养产业功能区的核心区域,将依托三江路院落进行打造。项目以“农田+商业”的形式作为出发点,将打造“可营、可居”的环境景观,构筑“乡间+田野+文化+经济”的商业空间休闲系统。
在文商旅项目现场,张亚丹边走边看边听汇报,逐一了解了该项目规划布局、建设进度、预计收益等情况。“精华灌区,何为‘精华’?是文化。”在调研中,张亚丹要求,文商旅项目打造要以灌区实景为底板,深度挖掘以都江堰灌区农耕文明为代表的天府文化价值,并将其融入项目建设的方方面面,讲好灌区故事,彰显文化底蕴。要积极探索农商文旅体医融合发展新路子,打好产业发展“组合拳”,增强乡村振兴“驱动力”,让乡村也充满“烟火气”。
(本报记者 王银平 胡馨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