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猕猴桃,不仅是一项体力活,还是一门技术活。修枝、施肥、病虫害防治、疏花疏果这些过程,稍有不慎,就会导致猕猴桃产量、质量下降。在市猕猴桃科技示范园区仙果寨家庭农场,今年48岁的王凤生,勇于开拓、勤于钻研、善于学习,敢于“吃螃蟹”,率先参与到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控和猕猴桃设施栽培技术的研究中。他的果园年年结硕果,同时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成为远近闻名的猕猴桃种植“状元”,被人们称为“土专家”,获评2021年“都江堰工匠”。
敢为人先 用新技术攻克难题
走进仙果寨家庭农场,一排排纵横交错的白色雨棚格外醒目,棚内挺立的一根根钢筋杆、水泥杆整齐有序,一行行整齐的猕猴桃苗株攀爬在铁丝架上,呈双手交叉之势,从这头可以看到几十米外的那头。王凤生说,开花结果的时候,一行行果实垂挂,一眼望去硕果累累,不仅便于田间管理,还会形成一道景观,吸引游客前来参观。
锄草、施肥、浇水、打农药,种植户们正在对猕猴桃进行“春管”。“春管是为了给猕猴桃的生长结果储备足够的能量。”王凤生说,同时他还不忘提醒大家,“大家的雨棚该换的换,该清洗的清洗下,以保证充足的光照哈。”
王凤生重点提到的“雨棚”,和他有着密切的关系,他是都江堰猕猴桃“避雨栽培”技术的开拓者和实践者。2013年,随着猕猴桃种植规模的扩展,具有猕猴桃癌症之称的“溃疡病”也在园区悄然蔓延。溃疡病是猕猴桃毁灭性病害,传播快、易爆发,尚无特效药,是横在猕猴桃产业发展路上一块顽固的“绊脚石”。种植户头疼不已,叫苦连天。
早在2011年,王凤生就在市农业农村局和四川省农科院的支持下,先行先试,搭建起4亩避雨大棚。原本是为了提高猕猴桃产品品质和减少病虫害,没想到却因此成功地避开了溃疡病的发生。他告诉记者,“溃疡病的发生是因为低温冻害和雨水较多引起的。我们搭建大棚,相当于在猕猴桃头顶打了一把伞,让其免受雨水的侵蚀。实践证明,避雨栽培猕猴桃控制溃疡病效果确实明显。”
示范引领 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在王凤生的带领下,种植户们纷纷效仿,感受到该项技术带来的红利。即使遭强冰雹袭击和较长时间低温阴雨天气的严峻考验,仙果寨家庭农场还是能将溃疡病害拒之门外,仍保持着正常生长、发育、开花、挂果。
种植户郭群芳就是该项技术的受益者,只是她的尝试之路要曲折一些。她讲述了2017年溃疡病暴发的场景:“当时,因为病虫害,树枝上到处流红水,树子逐渐死掉。第二年,我就将4亩地的红阳猕猴桃树全部锯完了,当时都觉得没希望了。”在王凤生的鼓励下,郭群芳决定“赌一把”,拿出本钱投资盖大棚。经过两年的逐渐恢复,2021年,郭群芳的猕猴桃产量已提升至亩产3000斤左右,纯收入约10万元。如今,说起未来的发展,郭群芳笑意盈盈:“王凤生就是我们的技术指导员,大家有啥子问题找他就对了。在他的帮助下,大家都增收了。”
王凤生之所以得到种植户的信赖,是因为他的努力和热心,大家有目共睹。2005年,都江堰市猕猴桃科技示范园区落户天马镇金胜社区,王凤生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本地农民,联合邻居、亲戚承包20亩果园,创办“仙果寨家庭农场”,之后拜师猕猴桃种植专家王明忠,潜心钻研技术。2010年,果园正式投产,曾经取得红阳猕猴桃亩产5000斤、亩产值5万元的优秀成绩,成为远近闻名的猕猴桃种植状元。
因为名声在外,仙果寨家庭农场的红心猕猴桃也有好身价。“大家来我们园区采摘猕猴桃,价位18元、15元、12元不等,所以大家的收入都很可观,种地有奔头。”王凤生告诉记者,2020年,他的农场从全省一万多家农场中脱颖而出,被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评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农场”。
勇于创新 果粮套种土地升值
扎根土壤,勤于钻研,王凤生总结出的一整套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控方法和猕猴桃设施栽培技术,得到四川省农村科技发展中心专家的认可,认为这两项技术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强,建议进一步加大示范推广。2019年6月,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组织全省猕猴桃专家、产区技术人员和业主在我市召开四川猕猴桃产业发展技术研讨会,学习猕猴桃溃疡病防控经验,王凤生作为唯一农民技术员与行业权威专家同台在大会上作报告进行经验交流。
从农民成长为专家,王凤生在开拓创新的道路上不停步。他说:“去年,会同省农科院开展了砧木嫁接技术,目前该技术已经取得初步成功,增强了猕猴桃抗病性,下一步有望开始推广。”
获得2021“都江堰工匠”的王凤生说,下一步,在市农业农村局、四川省农科院的大力支持和帮扶下,他还要多学习经验技术,多给其他种植户推广,为我市猕猴桃产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市猕猴桃协会会长晏志强这样评价王凤生:“他用近20年的时间,总结出了一整套实践经验,走出了一条现代农业发展的道路,值得学习和借鉴。”2月底,果园里的猕猴桃已经冒出了芽孢,再过一周就会返青。晏志强还表示,今年红心猕猴桃的出芽率非常好,目前整个四川的红心猕猴桃产区不多,能够种好高品质红心猕猴桃的产区更少。都江堰在这方面起了很好的带动效应,相信都江堰猕猴桃将迎来一个好年景。(本报记者 缪英 王义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