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上内急,周围又找不到厕所。”“想上厕所,结果公厕外还在排长队,等得人心焦。”……如何有效解决群众找厕、如厕难题?除了加强公厕建管,我市在提升公厕服务水平、升级公厕内部设施上狠下功夫,让“小厕所”改出文明“新时尚”。最近,由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试点建设的南桥广场、沙西线2.5环、走马河下段3座智慧化公厕正式投用。升级版的公厕进入智能化时代,让市民、游客使用更便捷。
本报记者 刘晓 文/图
设施齐全 智慧公厕
在南桥广场,记者看到一座两层高的仿古风格建筑格外引人注目,这其实是我市已上线的智慧化公厕。走进厕内,男女厕、第三卫生间、管理用房等区域分区明确,入门处墙上挂着的显示屏上不仅有一楼引导图、二楼引导图,还实时更新着男、女厕所的温度、湿度、氨气、硫化氢等指标数据。
这正是此次南桥公厕改建后的智慧元素所在。据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环卫中心副主任李星介绍,我市按照“互联网+”模式,搭建了智慧公厕系统,该系统集异味气体探测报警、智慧公厕引导、视频监控、公厕导航系统和物联网化设备于一体,通过环境传感器采集公厕环境数据实时上传至云平台,大屏幕显示公厕环境参数。“这些前端收集到的异味、温度、湿度、人流量、坑位实时占用情况等大数据还会同步接入移动端,市民、游客可通过智慧公厕APP在移动设备上就能快速找到距离自己最近的公厕,并了解厕所当前的使用情况。”李星说道。
“体验上有很大提升,找厕坑也不用到处看了。屏幕上显示的实时使用情况一目了然,黄色就是没人用的蹲位。这个确实不错!”游客郑浩对此赞不绝口。
贴心环保 绿色公厕
当公厕插上智慧的“翅膀”,除了能解决市民、游客厕所“找不到、排队长、环境差”等问题外,还能实现公共厕所的智能化、精细化管理。记者在南桥广场公厕里看到,其内里搭配的设施设备称得上是plus版:常规的如厕间、洗手台、洗手液、卫生纸一应俱全,每个隔间里还安装了“紧急求助”按钮,一些老年人或身体不适、难以起身的市民、游客按下后,便会触发门上方的警报;厕所外部还可以看见一台“刷脸”抽纸机,对着顶部的摄像头“刷脸”,底部就会自动出纸,每位市民、游客在一台机器上可以连续使用两次。
除了各类便民设施的设置,这座新建公厕最大亮点还在于环保技术的运用,使用“刷脸”抽纸机每年可节约80%的厕所用纸,智能水表能实现公厕的能耗统计,SOS报警装置实现异味超标预警,避免安全事件的发生。南桥公厕管护员杨军告诉记者:“在这个系统上我们可以统一管理、实时监控各厕所情况,及时进行工作安排调度和突发事件处理,查看数据分析结果,调整和优化解决方案,让公厕管理和服务得到持续改善。”
幸福场景 文明公厕
公共厕所不仅在细微之处体现着大民生,也折射出一座城市的管理水平。遵循现代城市治理规律,近年来,我市将新(改)建公厕纳入为民办实事工程。“我们是一边加大公厕公建配套力度,一边在重要的景区、景点、城市节点新建一些移动公厕,提升公厕密度。最大限度解决人民群众如厕难的问题。”李星说道。
据悉,2016年以来,我市大力实施“厕所革命”,累计新(改)建环卫公厕150余座,配套环卫工人作息房25座,有效提升了中心城区公厕的密度,设计美观、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科技赋能的城市公厕体现着一座城市的温度与文明。同时,我市还注重游客和市民的体验感知,从细微之处入手,不断升级公厕内部设施、提升公厕服务水平,让市民、游客“方便”变得更方便。
“我觉得现在都江堰的公厕些越来越美观也整洁,很多设施都很人性化。上厕所是小事,但恰恰就是在这些小事上,更能找到老百姓的幸福感,这点确实很不错!”市民叶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