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换届之年。过去五年政府做了哪些事?取得了哪些成绩?未来五年政府又将做些什么?大家关心的这一切都包含在今年提交市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里。
【数说过去五年】
五年来,我们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成都市决策部署,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监督支持下,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定推进高质量发展,一年一年拼搏,一项一项攻坚,一步一步转型,在生态环境保护、重塑经济地理、全域旅游发展、幸福美好生活等时代大考中,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经济转型爬坡过坎的五年
•累计引进产业项目136个、总投资超1800亿元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19亿元
•年度综合财力超100亿元
•连续5年获评“中国西部百强县市”
旅游蝶变赢得口碑的五年
•招引落地10亿元以上重大涉旅项目32个
•完成文旅投资280亿元
•累计接待游客1.23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220亿元
•连续4年入选“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
捍卫青山、呵护生态的五年
(1)像保护眼睛一样呵护生态
划定“85%自然生态环境区、15%生态经济区”功能分区
完成369平方公里生态红线区域勘界
在全省首推“山长制”,自然保护区管理能力被国家七部委评定为优秀等级
(2)像对待生命一样守护环境
累计拆除违建29.48万平方米和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无关建筑13万平方米
生态复绿48.3万平方米
彻底整改环保督察反馈问题332个
坚决关停“散乱污”企业149家
(3)像拥抱未来一样迈向低碳
率先在成都完成GEP核算
青城山—都江堰景区率先在全国实现零碳排放
电力、天然气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达85%
全市万元GDP能耗下降13%
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匠心营城、格局拓展的五年
(1)精心营建大气格局
都四铁路开工建设
“三绕”高速都江堰段建成通车
成灌快铁实现公交化运营
(2)精致打造优美空间
新增城市绿地125公顷
入选成都市“最美街道”6条
新改建旅游公厕131座
355个平安小区科技赋能
44个老旧小区绽放新颜
(3)精细构建宜居品质
龙江路、嘉祥、万汇等知名教育品牌纷纷落户
都江堰中学创成“国重”、青城山高中创成“省重”
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创成“三甲”
开放架桥、破壁前行的五年
(1)重点改革蹄疾步稳
全面完成政府系统机构改革,“两项改革”获评成都先进
创新产业功能区“区街合一”“区景合一”模式
组建总资产近千亿元的都投集团,实现集团AA+、6家下属公司AA信用评级
(2)市场活力有效激发
19个部门188类行政许可事项实现集中审批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由200多天压减至80个工作日内
5年新增创业企业9423家,市场主体突破6.3万户
(3)开放营城走向世界
加入世界历史都市联盟等8个国际组织
设立“海外都江堰”推广站10个,国际友城达25个
承办高规格外事活动,开展城市推介16批次
累计到位内资475亿元、利用外资20亿元
践行初心、倾情为民的五年
(1)全面小康成色满满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1.3%
乡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7.4%
(2)回应关切实实在在
帮助2.5万余人圆了棚改“安居梦”
新改建公路295公里
新增公办幼儿园22所,创建成都市新优质学校16所
市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以上
(3)幸福美好真真切切
以全省县级城市第1名、全国第25名的成绩,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打赢了疫情防控、防汛减灾、安全生产、国卫创建、森林防灭火等一场场硬仗
艰苦卓绝、淬火成钢的五年
•扎实开展“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和党史学习教育
•全面完成省委第二、第九巡视组交办问题整改
•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024件,办理质量满意率97.3%
•办理政协委员提案881件,办理质量满意率97.4%
•打赢“三大攻坚战”
•奋力斩获32项国字号荣誉
•荣获79项成都市级以上表彰
【2021年成绩单】
•预计GDP突破490亿元
•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亿元、增长10.5%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5%、9%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3亿元、增长15%
在疫情防控的主战场
筑起众志成城、护佑健康坚固防线
•8小时就完成了31万份核酸采样
•273户隔离市民、14天昼夜坚守,在满城金黄的最美时节顺利解封
•全市上下共同筑起免疫屏障,全市累计接种疫苗119万剂次
在招商引资的主战场
掀起竞技比拼、热火朝天奋进势头
•云南海诚50亿元倾力打造“都江夜堰”
•元气森林58天签约落户
•投资30亿元的黄金骏马啤酒产业园呼之欲出
•普罗中国、合信青城纷至沓来
•全年累计招引重大项目26个、总投资163亿元
•预计到位内资69亿元、利用外资5亿元
在守卫生态的主战场
聚起了咬牙攻坚、决战决胜亮剑精神
•全面完成违建别墅问题清查整治
•累计投入10亿元完成17座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改造
•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保持100%
•空气质量优良率87.3%
•荣膺“2021绿色发展优秀城市”
在旅游复苏的主战场
呈现烟火人间、繁华市井最美都江
•青城山—都江堰景区荣获首批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
•李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功能区入选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
•青城武术荣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幸福路—西街”获评省级旅游休闲街区
•“自拍熊猫”惊艳亮相
•融创茂、百伦—大融城等城市消费商圈蔚然成势
•融创酒吧街等6条特色街区成为夜游潮购新地标
•双遗马拉松、国际会议发展大会等高规格赛会持续造热
•春节期间全市酒店民宿订单量位列全国前十
•预计全年接待游客超28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80亿元
在改革破难的主战场
走出破釜沉舟、逆势突围微笑曲线
•196项行政许可、公共服务事项下沉镇街办理
•便民服务标准化建设成为全省试点
•完成130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清查
•都投集团取得AA+信用评级、资产总额955亿元
•盘活利用92万平方米闲置资产
•青都旅游公司完成IPO上市申报
在平安幸福的主战场
托起万家灯火、安居乐业美好生活
•连续11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违法犯罪警情持续下降
•荣获全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七五普法先进县(市)等殊荣
•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纲要》和22个重点专项规划
•发布首批幸福美好生活应用场景、项目清单
•青城大桥改建年底开工,仰天窝广场建成开放
•创新举办都江堰实验中学,整合组建青城山等4家中心卫生院
【未来五年目标】
核 心 提 要
一、总体思路
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中央、省、成都市和市委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牢把握“三新一高”这条主线,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等重大机遇,聚焦“五大新城”,实施“十大行动”,精准推进科学复兴,着力把都江堰市建设成为成渝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文旅增长极和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首善地,致力成为新时代现代化强市。
二、主要目标
到2026年,力争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50亿元以上、重回成都郊区新城榜首,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6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保持8%以上,服务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8.7%、67.8%。
主要工作路径:聚焦“五大新城”,实施“十大行动”
构建世界遗产山水文旅新城
实施世遗价值转化、文旅消费提能行动
到2026年,年度游客总量突破4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600亿元,建成成都文旅经济发展核心区和巴蜀文旅走廊的创新策源地、重要增长极!
(1)实施世遗价值转化行动
①以精品景区建设做强世界遗产核心品牌
新建设一批文化、运动、休闲旅游承载地
新增4A级景区2个
打造国家级旅游景区集群
②以优质产品供给提升世界遗产核心价值
推出致敬世界遗产、熊猫秘境探索、康养休闲度假等“6个之旅”:“遗产游”“联盟游”“熊猫游”“雪山游”“红色游”“灌区游”,打造世界级精品旅游线路
③以城市文化传承激活世界遗产核心魅力
擦亮都江堰水文化IP,将城市打造成传播水生态文明的“国际水文化会客厅”
擦亮道文化、佛文化IP,打造普照文化园、灵岩山禅修旅游区
擦亮熊猫文化IP,搭建以熊猫文化为核心要素的中国文化输出窗口
(2)实施文旅消费提能行动
①构建文旅产业生态圈
以全域旅游为统领,聚焦世遗体验、文化创意、主题游乐、智能文旅装备等多个维度和“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奇”旅游全要素,构建顺应游客消费需求升级的“泛文旅”产业新业态
②延伸文旅融合产业链
以农商文旅体融合为纽带,围绕世界遗产、体育运动、川派盆景、康养旅居,全力筑链强链补链,推动产业链服务链价值链提升
③做靓旅游消费全场景
全面建成“三大地标商圈”,培育6大百亿级消费场景
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名店经济、时尚经济,引进市内免税店
推出都江堰十大伴手礼、十佳酒店、十特民宿
培育电子竞技、体育培训、医美医疗、冰雪游乐、户外运动
实现年度过夜游客1200万人次、人均消费3000元以上
构建生态优先宜居公园新城
实施绿色发展示范、品质功能营建行动
到2026年,人均公园绿地达16.9平方米,15分钟城乡公共服务圈实现全覆盖,生态价值转化机制全面建立,建成高品质生活宜居地、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首善地!
(1)实施绿色发展示范行动
①争当“国家公园”建设示范城市
守护好市域内394平方公里的大熊猫国家公园
全面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完成天然林保护71万亩
②争当“两山”价值转化典范城市
完善岷江、沱江、锦江三大流域水质预警监测、应急防控网络
保持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100%达标
加快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估体系、市场体系和供给体系
③争当“碳达峰、碳中和”先锋城市
探索建立“生态信用档案”和负面清单
构建都江堰国家森林公园碳吸收测算体系
打造零碳景区、零碳社区
(2)实施品质功能营建行动
①用“大规划”引领城市高端发展
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及片区规划,开展重点片区城市设计和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
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②用“大交通”优化旅游城市格局
积极争取成都西部区域旅游轨道、成都外环铁路都江堰段、天温都快速路开工建设
形成快联成德眉资、畅联“三九大”、直通双机场的旅游城市交通枢纽
③用“大片区”推动城市精明增长
城区带动发展片区
生态涵养发展片区
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片区
现代服务业发展片区
④用“大公园”提升城市宜居品质
分步建设绿道串联环城、公园绿地环家的绿道网络
打造时尚创意的城市家居
开展“色彩都江堰”城市视觉设计
构建产业创新开放宜业新城
实施产业提速倍增、改革创新赋能行动
到2026年,GDP年均增长8%以上,累计规上工业产值突破120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达450亿元、GDP占比60%,努力挺进“中国西部百强县(市)”前十。
(1)实施产业提速倍增行动
①聚焦“1+2”绿色工业赛出新速度
“1”是推动传统制造业绿色转型
“2”是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旅游装备两大先进制造业
②聚焦“1+3”现代服务业赛出新能级
以文旅经济为引领,以数字经济、总部经济、会展经济3类形态创新赋能
到2026年,引进培育独角兽企业2家、新经济种子企业50家以上
③聚焦“1+1”现代农业赛出新优势
加快建设高品质有机茶园、猕猴桃、方竹笋、中药材产业基地
衍生开发生态康养产品、休闲旅游食品等高端精深加工系列
培育新林盘经济,建设一批农耕体验、田园观光、农业科创综合体
(2)实施改革创新赋能行动
①用深层次改革促活力
建立以产业为主导的“投、融、建、管、营”市属国企市场化运行机制
实现总资产1200亿元、年度营收超100亿元、力争进入中国国企500强
完善功能区“吹哨报到”“管委会+专业投资公司”运营机制
②用全方位开放添魅力
打造“天府会客厅”,成为国家主场外交特色承办地
深化沪都长效合作,积极融入东部沿海地区、成渝“双城圈”和成都中心城区优势产业链
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不低于8%、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0%以上
③用全要素创新增动力
专业技术和技能人才规模达7.5万人以上
培育“专精特新”企业10家
新增市场主体2万家
构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新城
实施城乡融合发展、勤劳增收致富行动
到2026年,实现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同比增长67.8%,建成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市、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示范市,成为成都共同富裕示范市。
(1)实施城乡融合发展行动
①扮靓千年灌区大美形态
实施川西林盘保护修复,修缮自流灌溉渠系,提升A级林盘景区5个
塑造柏条河天府绿道生态农业景观示范带
形成聚源灌区文创、天马农耕体验、石羊田园生活等乡村组团
②激活乡村资源要素价值
“多规合一”编制乡村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边界片区规划
完善农村产权确权颁证、价值评估、抵贷联盟“三同步”机制
探索“社会投资+财政以奖代补、以奖代投”项目融资模式
③奏响融合发展时代强音
建成高标准农田3.5万亩
创建成都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3个,培育品牌认证产品100个
培育“农业+旅游”“+电商”“+文创”“+康养”新模式
(2)实施勤劳增收致富行动
①让旅游富民有甜头
孵化创新创业项目20个,促进驻市高校毕业生本地就业创业
培育一批旅游之星、数字创客、蓝领名匠、田园乡贤、文艺名家
促进服务业就业占比超50%
②让农民增收有奔头
盘活农村资产,稳定农业生产收入,壮大集体经济收入
新增年度经营收入50万元以上的集体经济30个
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7.8%
③让共同富裕有盼头
搭建帮技术、帮资金、帮理念的对接平台,壮大中等收入群体
持续加强特殊困难群体社会保障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构建民生幸福智慧治理新城
实施智慧安全筑基、幸福美好生活行动
到2026年,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3.6岁,建成教育、健康、创新的新高地,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1)实施智慧安全筑基行动
构建精准感知、协同高效的“城市大脑”
构建全域旅游、数字管理的“数据智囊”
构建综合治理、立体防控的“平安家园”
(2)实施幸福美好生活行动
点亮优质教育“好未来”:新增成都市“新优质学校”5所以上、名师数量达到1500人
提升普惠医疗“享健康”:创建省级社区医院2—3个、成都市级以上医学重点学科9个以上
保障全龄友好“更幸福”:新增普惠性养老床位1000张
积聚文明风尚“正能量”:繁荣非遗传承、国学讲堂、艺术巡展等文化事业
构建巴适安逸“新生活”:支持构建智慧社区、智慧物业等服务平台,织密“群众身边的服务网”。促进房地产市场多元健康发展
【2022年重点工作】
一、总体思路
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决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中央、省、成都市总体部署,紧紧围绕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明确的目标任务,精准着力、狠抓落实,科学制定2022年政府工作的作战图、任务书、时间表,全力推动构建“五大新城”开好局、推进科学复兴起好势!
二、主要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
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9%
三、主要工作路径: 18项重点工作
围绕“世界遗产山水文旅新城”开局起势
聚力抓好文旅融合四项提升
①以世界遗产为硬核,提升文旅产品
新增4A级景区1个
加快建设“熊猫家园”
引进高端医疗、健康管理品牌3个
创建全国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
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升消费能级
着力提升城市消费:打造融创时尚国潮、幸福路天府休闲、龙潭湾风情美食等特色街区
大力培育夜间消费:塑造城市“夜光线”,力争实现过夜游客850万人次、人均消费1800元
③以赛会营城为带动,提升城市品牌
主动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高位推进赛事营城,开展节会营城
力争全年实现游客3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00亿元以上
④以转化“留量”为目标,提升服务功能
促进都四山地轨道施工进度达40%
启动都江堰快铁站和壹街区站TOD一体化开发
对接成都双机场设立“都江堰候机楼”
促进互联网、云科技向旅游服务赋能
围绕“生态优先宜居公园新城”开局起势
精心塑造生态营城三大美学
⑤精心守护绿水青山,塑造山清水秀的生态美学
编制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修复龙门山大熊猫栖息地1.4万亩
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持续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八大行动”
深入实施十大生态惠民示范工程
确保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⑥精心推进城市更新,塑造大气和美的城市美学
灌县古城采取“留、改、建”方式进行城市更新
翔凤片区打造迎宾路站TOD,形成“烟火无眠”城市游廊
玉堂片区会战基础设施建设,打通滨江公共轴线,加快形成宜居水岸、时尚街区
⑦精心雕琢城市空间,塑造赏心悦目的生活美学
新建绿道30公里,建成4个综合公园,新增城区绿地30万平方米
改造4个老旧小区,构建15分钟社区步行生活服务圈,创建2个“园林式”居住小区
围绕“产业创新开放宜业新城”开局起势
着力构建产业倍增四新支撑
⑧着力新赛道竞跑,构建绿色工业新支撑
落地元气森林西南总部,加快黄金骏马、拉萨啤酒等项目建设
实现“三装备一食品”产业规模突破20亿元,工业年产值280亿元,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家、产值30亿元企业1家
盘活低效用地300亩,实现园区亩均税收突破15万元
⑨着力新经济培育,构建先进服务业新支撑
重点发展文化旅游、创意设计,打造灌县古城文旅商务产业带
推动融创片区高标准建设集文旅、会展、会奖、商务、总部为一体的综合体
加速区块链、大数据先进技术在康养医疗、现代农业、城市运行、政务服务等领域场景应用,培育新经济企业900家
⑩着力市场化改革,构建国资国企新支撑
优化国有资本在文旅融合、城市运营、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社会民生“五大板块”的投资布局
打造一批专业化公司,实现主营业务年收入55亿元、净利润6.3亿元以上
筹备都投集团第一支公募债,完成青都旅游股份公司IPO上市
[11] 着力高水平开放,构建活力宜业新支撑
积极承接国家主场外交、重大外事活动
启动“大学城”规划建设,支持驻市高校拓展合作办学、成果转化
全面落实成都市营商环境4.0政策
力争全年落地重大产业化项目10个,实际到位内资76亿元、利用外资5.6亿元
围绕“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新城”开局起势
加快夯实城乡融合四个基础
[12] 聚焦“美”,加快重塑灌区形态
修复自流灌溉水系20公里,示范提升金胜长林盘、竹瓦盛家院子等4个林盘
以彭青线、天府大道为脉络串联天府源、国家农业公园、圣寿源、玫瑰花溪谷
以灌区映像、天府原乡为载体,培育田园文创、农耕体验、风情民宿等新业态
[13] 聚焦“活”,加快激活城乡要素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市场化农村产权评估制度
推动建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搭建“农户分红+公司运营”长效合作机制
[14] 聚焦“优”,加快提升农业质效
建成石羊镇高标准农田5400亩
打造天马镇金胜“粮果联动”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
培育省级、成都市级龙头企业各1家
开设特色农产品牌旗舰店,扩大线上销售规模2亿元
塑造“灌区农旅”五朵金花品牌
[15] 聚焦“富”,加快推进共同富裕
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能工巧匠1000人
新增市场主体4000家,新增城镇就业7000人
实现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9%
实现乡村旅游收入64亿元
围绕“民生幸福智慧治理新城”开局起势
倾力办好惠民利民三件大事
[16] 繁荣社会民生事业,办好群众“关心事”
新增成都市新优质学校2所、名师110人
建成市人民医院二期、市妇保院二期
启动西区水厂三期、北区水厂建设
建设6个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
[17] 丰富精神文明生活,办好群众“开心事”
启动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
完成《青城山—都江堰世界遗产保护管理规划》修编
开展图书馆、文化馆适旅化改造,建设一批数字文化体验设施
打造一批有辨识度的都江堰造文创产品
[18] 建设智慧韧性城市,办好群众“安心事”
建设“城市大脑”构建智慧化的“未来社区”
完善疫情防控机制,落细常态化防控措施
夯实平安建设基础,建设“智慧矫正中心”
建成100个智慧平安小区
实施安全环保稳定突出问题整治13个专项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