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我们通过不断努力,着力把一件件民生实事办到老百姓的心坎上。从目前情况来看,基本实现了绿道成网串联半城山水、住房保障实现城市宜居、公共交通体系不断完善、城市有机更新提质增效、公园城市呈现生态价值。”近日,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据了解,今年以来,市住建局全力推进公租房租赁补贴发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老旧小区改造、社区绿道建设等民生工程,在助力我市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本报记者 宋正刚 王银平
居者有其屋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千多年前,诗圣杜甫发出了内心的呼喊。而在今天,“居者有其屋”不再是一个奢侈的梦想,而是都江堰人幸福美好生活的一个缩影。11月30日,记者走进了何飞的家中。今年49岁的何飞是一位重度残疾人,目前租住在幸福街道翔凤桥社区阳光新城。来到他的家中,三室一厅的房屋干净明亮、整洁宽敞。虽然家庭贫困,何飞却保持着乐观的心态,他对记者说:“我很早就患上强直性脊柱炎,加上各种慢性病,失去了劳动能力,也没有自己的房屋。面对疲惫的妻子和年幼的女儿,我一度感到很绝望。市住建局和社区的同志了解到我的情况后,主动上门为我办理了住房租赁补贴,让我的居住条件大幅改善,而且目前居住的地方离孩子的学校也很近。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感谢给我们老百姓办了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
何飞,我市住房困难群众的一个缩影,通过领取住房租赁补贴,他目前租赁房屋基本不用自己花钱。市住建局住房保障服务科科长刘成琳告诉记者:“2021年以来,市住建局认真落实民生实事目标任务,通过公共租赁住房实物配租和公共租赁住房租赁补贴相结合的保障方式,分类施策解决我市中等及中等以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和新市民住房问题。2021年1至3季度共发放公共租赁住房租赁补贴149户(其中:户籍居民124户,公共服务行业从业人员 25户),发放补贴资金约33.52万元;4月23日摇号分配腾退的公共租赁住房58套,其中低保户分配3套,轮候人员分配55套。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为构建民生幸福智慧治理新城贡献力量。”
绿意满家园
记者了解到,市住建局承担的民生实事还有很多。在绿道建设方面,通过绿道成网串联半城山水。市住建局通过完善绿道功能提升地域形象,规划“一山、四纵、五横、九河、多园”为构架的735公里绿道有机串联5A景区、宜居城区、精华灌区和45个重点林盘,至2021年底全市新建各级绿道266公里,绿道综合效益不断放大。目前,锦江绿道都江堰城区段全线贯通,郊野段已延伸至天马场镇,并同步实施绿道沿线景观小品和消费场景植入;完成仰天窝广场负一层以上景观打造,建成李冰纪念馆,打造“自拍熊猫”公共艺术品。
我市的公共交通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中。今年以来,市住建局着力打通城市“断头路”,龙潭湾广场配套道路及山水颐墅一二期之间道路已完工并投入使用,堰山和畔三号路正在进行收尾,预计12月底前完成建设。在城市有机更新提质增效方面 ,市住建局完成全市老旧小区摸排工作,实施40个老旧小区“回头看”,灌口街道信用联社家属区、幸福街道沼气办家属区及银杏街道康桥水乡A区12、13栋3个老旧小区改造点位自来水户表改造及通讯等弱电管网序化均已完成,土建改造工作有序推进中。目前全市已新增物业小区8个。
为进一步夯实公园城市生态本底,2021年,我市新建治水广场、锦庐小游园、锦溪城等小游园、微绿地3处,成功申报成都市园林式居住小区和都江堰市级园林式单位7个,新增立体绿化约6300平方米、城市绿地51公顷。
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市住建局将继续坚定信念、智慧担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牢把握“三新一高”主线,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核心,奋力构建生态优先宜居公园新城,力争把都江堰建设成高品质生活宜居地、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首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