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2021-09/14/010374.html

等待处理…

轮椅上逐梦篮球

——四川女子轮椅篮球队在我市全力备战全国残运会

本报记者 刘晓 文/图
点击量:435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急速前进、急停、360度转弯……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可能很多人都不会相信有人能在轮椅上做出这些动作。这正是记者在友爱学校体育馆内见到的场景。为备战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轮椅篮球比赛,四川女子轮椅篮球队的姑娘们已在我市集训了8个月,这群坐在轮椅上的姑娘用拼搏和汗水追梦,飞驰人生。

战术配合抓得紧

“快,接球!注意挡拆……”还没走进友爱学校体育馆,远远地,便能听到姑娘们的奋力撕吼。走近一看,11个队员正坐在定制的轮椅上听从教练指挥,进行着阵容组合、战术配合的训练。场边的白板上贴着球队的训练计划,运球、投篮、力量训练和正常球队别无二样,多出来的内容便是轮椅技术。

“离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轮椅篮球赛项开赛不到一个月时间了,我们最近的训练重点是强化轮椅控制及战术配合,然后做一些阵容组合,建立队员间的默契。”主教练武连斌告诉记者,轮椅篮球赛需要队员们熟练地操控轮椅在场上穿梭,运球、传球,在对抗中完成投篮。“可能大家会好奇,为啥我们的队员在比赛中会不停地大声吼。那是因为她们坐在轮椅上,不能自如地转身查看周边动态,所以传球、接球,包括一些进攻和防守的配合需要大声吼出来通知队友。”武连斌说,现在场上的这支四川女子轮椅篮球队在2019年组队,队中三分之二的运动员都是新手,此前几乎都没接触过篮球,可谓从零开始。但从去年开始,球队在都江堰进行了8个月的集训,在都江堰市残联、友爱学校的全力保障和支持下,通过全体教练员、运动员和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运动队竞技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目前来看,大家的竞技状态都挺不错,全队的凝聚力也有了提升,对于残运会我们还是很有信心,力争在上届比赛名次基础上有所提升。”武连斌表示。

手有老茧是常态

几个回合的配合战打下来,姑娘们的衣衫已被汗水浸透。听到教练宣布就地休息的指令,大家脸上露出了灿烂笑容。推着轮椅来到场边喝口水、聊会儿天,再翻翻手机,这就是训练间隙最快乐的片段了。

“临近比赛,我们每天都要训练6个多小时,最近训练时间更长了。有些动作没做到位的,我们晚上还会加练。大家都憋着一股劲,还是很想取得好成绩。”42岁的曾恒辉是都江堰人,也是队里的老大姐,姑娘们都习惯叫她“大曾”。在2008年的那场地震中,曾恒辉左大腿高位截肢,连她自己也没想到,十多年后,42岁“高龄”的自己会代表四川省出战残运会。当年那个连投球都不会,连运动轮椅都掌控不好的“菜鸟”,现在已经成为球队不可或缺的主力,其中的艰辛或许只有她自己最清楚。“轮椅就是我们的‘脚’,要用大脑和手一起去控制‘这双脚’,因为比赛用的运动轮椅是没有刹车的,轮椅的启停和方向控制全靠双手,这点是我们和健全人打球不太一样的地方。”说话间,曾恒辉把双手摊开,一双长满老茧的手摆在了记者面前。这双手曾无数次地碰触轮椅钢圈,磨破皮,结痂,再磨破,再结痂……日积月累,便成了厚厚的老茧,碰到钢丝再也不疼了,而这双手也最终和“这双脚”配合默契了。

轮椅上有大梦想

四川女子轮椅篮球队的运动员全都是像曾恒辉这样的下肢截肢或脊柱损伤的残疾人。尽管残疾的程度不同,致残的原因也不同,但因为同一个梦想,大家走到了一起。

来自巴中的队员陈美均今年30岁,15岁时经历了一次高楼坠落意外后,她截瘫了。因为不能接受身体残疾的现实,陈美均也曾有过轻生的念头,如今结婚、生子的她仍会感到自卑。“尽管我不会打球,但我还是决定要加入这支篮球队,我想融入外面的大世界,我也想交到更多的朋友,篮球也让我重新找回自信。”因为截瘫,陈美均要坐上运动轮椅很难。“从自己的轮椅换到运动轮椅,需要甩屁股坐过去,但我腰腹力量不够,老是坐不住,然后摔倒在地,身上全是青一块紫一块。坐好之后还需要用各种绑带固定好下肢和腰腹,否则轮椅速度一块,我就容易‘飞’出去。”轮椅篮球最难的地方,就是对轮椅的掌控。经过近两年的训练,陈美均已经能很好地掌握轮椅的启动、变速、急停。“我觉得现在在场上,轮椅已经跟我的身体融为一体,就像自己的脚一样。我很期待在这次残运会上我们能取得好成绩。”正如陈美均所说,轮椅就是她们的脚,驰骋在篮球场上能忘记所有自卑和烦恼。这群生活一度被按下暂停键的残疾人,通过篮球又找回了曾经的自己。我们也相信,坐在小小的轮椅上,这群姑娘同样可以去勇敢追梦,去飞驰人生。

上一条:家门口看大片
下一条:没有了
分享到

© 2018-2024 都江堰报刊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