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我市举行了“2021年都江堰市教书育人楷模表扬大会”,表扬了100名都江堰市教书育人楷模。其中,光明团结小学副校长王爽获评德育及思政教育楷模。在近20年的执教生涯中,王爽始终心怀大爱,以立德树人为己任,以“四有”好老师为遵循,以“引路人”为方向,在平凡的岗位上尽责履职。新时代,她不忘初心,时刻铭记教书育人使命,做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榜样,用爱心浇灌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路。
在音乐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
“我只是立足岗位,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教书育人的工作,这是我应尽的职责。”谈起自己获得的荣誉,王爽总是十分谦虚。在她心里,学生永远处于最重要的位置,她严以律己、勤勉上进,就是希望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让他们从小养成好习惯,认真努力学习,长大成为有用之才。
“孩子们,让我们跟着节奏用小手一同拍奏歌曲——《你笑起来真好看》。”课堂上,王爽驾轻就熟地带着学生们开启音乐课模式,孩子们时而拍手、时而拍腿,一曲唱罢,早已沉浸于欢快的氛围中。唱过歌曲,王爽神秘地拿出镲、木鱼、大鼓等传统打击乐器教学生们认识,并运用这些乐器在教室里玩起猫捉老鼠的游戏,瞬间就让整个教室变成了欢乐的海洋。“王老师的音乐课太好玩了,我好喜欢上她的课。”短暂的一堂课很快结束,谈起生动有趣的音乐课,三年级学生祝嘉琦深感回味无穷。
作为一名音乐老师,王爽深感艺术能带给学生宝贵的财富,她常说:“音乐不仅能陶冶性情,提升审美能力,这种特殊的语言还能带给人快乐、平静和希望。音乐教育的真谛是以音乐为手段,以育人为宗旨。我通常会让学生纵情歌唱、静心聆听,再辅以器乐训练、合作交流等多种方式,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以此激励、净化学生心灵,从而升华学生的精神。”
寓德育于音乐课堂是王爽一直探索与实践的路径。同时,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学习乐器,她与音乐组老师深度教研,坚持“30+10”的教学模式,即30分钟课本知识,10分钟小器乐学习。全校2000多名学生每人一支口琴,在不同的平台进行展示。此外,王爽从两年前开始根据学生年段不同,进行艺术班级的构建,六年级3班全体学生已经学习了两年的葫芦丝,在成都市中小学生艺术节班级器乐比赛中获得好成绩。“别看他们年纪小,接受和掌握能力都很强,小乐器在演奏时需要手口并用,这对训练学生的协调能力有很大帮助。”王爽说道。
以德育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孩子们,还记得我们春季运动会开展的‘挑战跳绳吉尼斯纪录’吗?今天我们体育老师会给大家继续传授跳绳的技巧,你们有信心取得更好成绩吗?”“有!”……多年的德育工作经验让王爽深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育对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重要性,因此她十分重视学生们的素质教育。她说:“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相对缺乏是许多学校存在的问题,因此我们学校特别强调‘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我们在德育方面要求老师们深化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
王爽认为,学校教育既要传授知识,更要指明孩子们人生前行的方向,她深有感触地说:“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发展素质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是对教育规律的尊重。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师的任务和职责。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品格的同时,严以律己是作为教师应该恪守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无论是行政团队还是教师团队,王爽一直都非常谦虚,不仅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还积极与同事交流合作,做好德育工作,曾先后荣获成都市优秀德育工作者、成都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等奖项。她也是同事们学习的楷模,与她同事多年的团小德育办主任覃维感叹到:“王爽敬业、乐观,非常具有创新精神。同时,她还时刻引导我们每一位老师以积极向上的姿态不断向前发展,作为她的同事,我深受感染,以后也会以她为榜样把教学和德育工作做得更好。”
与孩子共同成长19年,王爽对教育的理解、对德育工作的认识早已在脑海里形成了不同的形状和符号,即“坐标轴”“圆圈和原点”。她认为,如果把横向坐标比作学生全面的发展,那么纵向坐标就是学生年段的成长。因此,作为老师,除了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以外,一定要通过课程开发、课题研究、活动开展等形式走进学生心灵,倾听他们的声音,从而找到撬动他们塑造美好品格、提升学习能力的支点。而“圆圈和原点”则是需要老师从孩子的视角出发,去观察、理解,探索与研究,去找到孩子成长的规律。
“学校、社会、家庭应该是手拉手的圆,而孩子在其中。三方既要用仁爱之心呵护学生,又要用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学识和理想信念去照亮学生的成长之路。”王爽说。因此,在团小经常会开展“道德讲堂”“家长课堂”等一系列活动,为学生打造社会实践大课堂。
在学生心中,王爽和蔼可亲、亦师亦友,六年级学生蒲芊羽感触颇深地说:“从我们进入团小第一天起,王老师就无时无刻地关心、关爱着我们,她总是非常有亲和力,让我们沐浴在爱的教育中茁壮成长。她还经常到我们班上巡视,告诉我们要做好垃圾分类、爱护公物、团结友爱等,让我们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做一个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本报记者 黄代凤 韩晓曼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