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2021-07/13/010079.html

等待处理…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主题学习阐述(上)

点击量:351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为进一步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中的重要思想、重要论断和重要要求等精髓要义,今天,本报特刊载都江堰市委党校教师主题学习阐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景光明

市委党校副局级干部 袁华兵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崇高理想的党,这个理想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自成立百年以来,始终牢记理想,并为之付出一切努力和奋斗。

一百年来,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持续艰苦奋斗,成功实现了第一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到那时,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人民民主充分展现,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丰富多彩,全社会文明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到那时,国家统一法治彰显,军队一流国家安全,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到那时,党与全国人民一如既往心连心,共同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华丽篇章。

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今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有中国共产党的强大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更有全体人民的勠力同心接续奋斗,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前景一片光明!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市委党校教育科科长、高级讲师 邢永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首次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并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等问题上,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我们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2000年,江泽民在广东考察时首次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阐述,是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上形成的富有创造性的理论成果。

科学发展观——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对新形势下实现怎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做出了新的科学回答。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十九大党章指出,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市委党校办公室主任 王江月

我们常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时代的年轮在向前不断迈进的过程中,总会留有或是辉煌、或是落寞、或是奋发、或是受挫的痕迹,我们看到在中国人民受尽压迫的年代里,有志之士也曾做过多种尝试,有短暂的“胜利”,但更多的是无言的失败,到底哪条路才能救中国,似乎找寻不到答案。

中国共产党是在这样的时代中诞生的,即使“一大”召开时只有50多名党员,但他们坚信为了苦难深重的国家能够重生,为了被奴役的人民能够解放,有共产主义共同信仰的人,必须集合起来,让希望的火种燃烧。在这一过程中,共产党从不成熟中走向成熟,在一次次跌倒中探索属于中国人民的道路。历史看见,大革命失败后,我们开始组织自己的军事力量;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失败后,我们开始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反“围剿”失败后,我们树立了马列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信念。

面对新的征程,我们依然会面临国际国内形势带来的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与挫折,但只要每一名共产党员始终能保持初心和使命,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多做一点”“多付出一点”的精神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就能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宏伟目标。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

市委党校教务科科长、高级讲师 吴丹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

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40多年来,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党领导人民谱写了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壮丽史诗,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抚今追昔,中国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封闭自守到走向世界,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历史性突破,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发展的崭新局面。

古人说“四十而不惑”。不惑,就是对事物发展变化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改革不是过去时,是正在进行时和面向未来时。站在40年后的今天,我们总结40年来的经验同时勉励大家继续向前走,号召更多的人来继续进行改革,对历史最好的纪念就是要创造新的历史。

上一条:让“二次开发”成为功能区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下一条:深入贯彻 真抓实干 努力实现都江堰“十四五”振兴崛起
分享到

© 2018-2024 都江堰报刊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