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2021-06/25/009958.html

等待处理…

全省镇村便民服务体系“三化”建设
现场推进培训会在我市召开

点击量:403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本报讯 6月22日,四川省镇村便民服务体系“三化”建设现场推进培训会在我市召开。省政府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主任吕芙蓉,省直有关部门以及成都、攀枝花、乐山、雅安、眉山、阿坝、甘孜、凉山等市州145人参加培训。我市市委副书记张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志海参加。

培训会上,张明向与会人员介绍,按照“乡村撤并服务不减”的要求,我市建成了“1+11+9+166+N”五级便民网格服务体系,做到了经费保障、人员配备、事项下沉“三个到位”,推出了个性化、差异化、多样化“三化服务”,形成了村社建制调整后人合、事合、心合“三合氛围”,全面做实做优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张明表示,此次现场推进培训会在我市召开,既是对我市前期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我市后期工作的鼓励。我市将珍惜好、利用好此次机会,与兄弟区(市)县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全力助推全省镇街社区便民服务体系“三化”建设取得更大进展、更多成效。

会上,雅安、都江堰、峨眉山、名山、金牛、壤塘等市(区、县)现场交流发言。吕芙蓉要求,全省政务系统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准形势要求,深刻认识“三化”试点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工作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锚定工作目标,高质量推进镇村便民服务体系“三化”建设。吕芙蓉强调,全省政务服务系统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走在前列,干在实处,努力把镇村便民服务体系建设成为联系服务群众、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平台,用心用情办好便民利企每件事,让“放管服”改革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企业群众。

参会人员实地考察了幸福街道便民服务中心、银杏街道高桥社区便民服务室和青城山镇便民服务中心。

据悉,截至目前,我市已完成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和村级建制调整“两项改革”前半篇文章,将19个乡镇(街道)调整为11个镇(街道)。同时,通过制定实施《都江堰市推进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工作方案》,紧紧围绕巩固改革成果,抓好“后半篇”文章建设,按照“乡村撤并、服务不减”的基本要求,以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目标,科学规划设置便民服务机构,以“便民服务中心+便民服务站+便民服务室”的形式进行布局,各镇街因地制宜在人口密集、交通便利的社区设置便民服务室,落实便民服务代办制度,由社区干部担任代办员,开展预约服务和代办服务,凸显“方便群众、就近办理”为民服务思想,确保乡镇合并后政务服务不断档。

全市设置有镇街便民服务中心11个、便民服务站9个,便民服务室166个。镇街便民服务中心(站)共设置服务窗口73个,配备工作人员197名。首批将196项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事项下沉下放至幸福、蒲阳、青城山、石羊等镇街试点运行。从2021年7月份起,全市所有镇街便民服务中心将实现下沉下放事项全覆盖。

峨眉山市行政审批局营商环境中心陈静表示:“看了都江堰市的‘三化’建设,我们感触很深。都江堰市的整体推动非常迅速、非常有力。从年初建设到现在,今天看的几个点效果都非常好,起到了很好的试点示范作用。都江堰市的工作措施非常有力,下放了196个公共许可服务事项,梳理了35个一件事一次办事项,还有人随事走,这些措施有力保障了群众便民服务切实到位。都江堰市的整体服务思维比较到位。从高桥社区看了全岗通办的情况,还有15分钟服务圈等,对我们都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本报记者 王银平

上一条: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市、镇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部署会
下一条:没有了
分享到

© 2018-2024 都江堰报刊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