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都江堰市,有这样一位普法工作者,他常常奔赴社区、校园和企业传播法律知识,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为民情怀坚守在普法路上;他忠诚履职、敬业勤勉,用心用情打造温情司法,争当普法排头兵……他就是市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科科长涂博。
9年坚守 “孺子牛”尽心竭力
“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家庭暴力吗?发现这种情况又该怎么办?”“长辈给的压岁钱属于自己吗?同学们是否可以随意支配?”……这是不久前涂博在都江堰市泡桐树小学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时为学生生动普法的一幕。普法,一项看似简单的工作在涂博心里却是意义深远,他常说:“只有增强群众法治观念,大家知法守法,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我们社会才能更安定、和谐。”
为了让更多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涂博从“六五”普法的积极参与,到“七五”普法的主导推动,再到“八五”普法的全面启动,始终坚守在普法工作的第一线。作为“蓉漂”的他,用执着的步伐在普法道路上踩出了一串深深的脚印,走遍了都江堰市的所有镇街和大部分社区,他总是笑称:“我对都江堰的熟悉已经远远超过了我的家乡。”9年来,他先后开展了法治宣传200场次,为学生、社区居民开展普法讲座52场,创下了一个月连续开展19场法治文艺汇演的纪录,为千万户群众送去法律知识,先后荣获全省“六五”普法先进个人、四川省政法系统先进个人等荣誉。
那么,涂博是什么时候、为何开始坚定一颗普法之心的呢?“是2012年刚参加工作那一年。”忆起初心,涂博感慨道。记忆中,他当时先后在法制宣传科和胥家司法所工作,负责基层法治宣传和矛盾纠纷化解。在一次次的矛盾调解和接受法律咨询中,尤其是接待一位生育5个儿女却无人赡养的84岁老人咨询后,他逐渐认识到人民群众对法律知识的需求是多么迫切。那时,他就暗下决心要在普法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一次参与调解一起动物致人伤残的矛盾纠纷后,涂博有了新的想法。他觉得,“以案说法”或许更能让群众接受,便将这起案例改编成了普法散打评书《两条金贵的狗》,将其运用到实际普法工作中深受群众喜爱,而获评“成都市十佳普法能手”。
涂博就是这样一位心系群众的普法者,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法治的需求中,他总说:“我热爱这份工作,只要能为群众实实在在地办一点事,我就很开心。”
9年奋进 “普法人”守正创新
让群众遵守法律底线,维护自身权益,这是涂博一直以来的普法准则。他认为,为群众普及法律知识,就是为了让他们遵守法律底线,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他经常进学校、进工地、进社区,向群众普及校园欺凌、婚姻家庭、劳动纠纷等法律知识。他说:“在让老百姓了解法律知识的同时,我们也主动了解他们的需求,然后对应开展‘菜单式’普法,抓住青少年、农民工等特定人群开展特色普法工作,让其守法、用法。”
这就是涂博的逆向思维与创新意识。从2016年主持科室工作以来,涂博总结了过去几年的普法工作经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创新一系列形式和活动,打造了一批影响较大的普法品牌活动。无论是在普法广度,还是深度上,都走出了一条创新型普法新路径。不仅创新实施了“小手拉大手·学法守法一起走”专项普法行动,让全市5万个家庭参与其中;牵头召开了都江堰市首届高校普法论坛,成功举办了首届都江堰市域高校法治辩论赛,受到广泛关注;还于2019年牵头开展了年度“都江堰十大法治人物”评选表彰活动,全市13万群众参与其中,向全社会广泛传递了法治正能量,并先后创编了法治文艺剧本8个,主导新建了法治文化阵地4个,推进全市社区法治阵地覆盖67%;制作主题课件10余个,通过多形式、多举措把法治宣传深入群众心中。
2019年,在承担了市委依法治市办日常工作后,涂博依然坚定地以普法和依法治理为切入口,为法治都江堰的建设贡献力量。经过他和团队的不断努力,都江堰市成功争创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1个,省级法治教育基地1个,省级法治示范乡镇1个。看着一个个用心血浇灌出的累累硕果,涂博却谦虚地说:“我只是司法行政工作者中的普通一员,在尽一名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他表示,2021年是“八五”普法的启动年,他将与同事们通过开展更多的主题活动,让更多群众参与其中,了解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在守法的同时,学会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共建法治都江堰。
涂博就是这样一位平凡的普法者,却做着不平凡的普法工作,正如与他同事9年的魏应懋所说:“他对工作一直都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让更多人知法守法,他总是通过生动的讲座、有趣的活动引导大家学法。听过他讲课的群众都很喜欢他,有什么法律问题都会向他咨询,他通过耐心讲解把法律知识普及到群众心中,这种方式和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