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2021-02/05/009166.html

等待处理…

四川省人大代表、市委书记李云在四川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接受了《中国改革报》记者的采访,就都江堰市城乡融合发展方面的四项重点工作进行了阐释,今日本报转发《中国改革报》刊发的文章,以飨读者。

李云:努力答好
城乡融合发展国家考卷

点击量:515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四川,对成都建设公园城市提出殷切希望,为都江堰市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指明方向。我市将以诠释公园城市乡村表达为主线,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努力在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中走在前列、争当示范。”四川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四川省人大代表、都江堰市委书记李云对四项重点工作做了详细阐释。

打造诗意栖居,建设美丽乡村。加强连片编制乡村规划,强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开展“水润天府都江堰蓝网”建设,推动形成“绿道蓝网、水城相融、清新明亮”的生态城市格局,让都江堰市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坚持文旅赋能,展现乡愁乡韵。进一步擦亮“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打响大熊猫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大熊猫国家公园和龙溪-虹口国家森林公园品牌;规划建设世界水利博物馆等一批重大文博设施,积极打造一批A级林盘景区和精品林盘、民宿等,让美丽乡村成为公园城市的“文化封面”。

推动产业融合,建设富裕乡村。按照“打造一个川西林盘、培育一种消费场景、建成一个产业社区”的思路,在推动城乡产业融合上科学编制产业功能区空间规划,构建“特色镇+川西林盘(新型社区)+精品民宿”架构,加快建成都江堰精华灌区康养产业功能区百亿级产业集群,推动城乡空间资源统筹配置、管理服务一体运行、人城境业和谐统一,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大美乡村。

创新体制机制,激发乡村活力。建立健全城乡有序流动的人口迁徙制度、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等七方面制度,聚焦乡村关键环节和领域改革创新,让乡村投入有来源、运营管理有支撑、项目落地有保障,确保城乡融合制度创新成果在都江堰率先应用、率先见效。

上一条:真抓实干 埋头苦干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下一条:没有了
分享到

© 2018-2024 都江堰报刊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