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黄金周,成都有多“火”,中国有多“热”?看看朋友圈就知道了。
排队与IFS熊猫正脸拍照,在太古里感受裸眼3D屏的震撼效果,乘着乌篷船夜游锦江……这个黄金周,让成都这座“雪山下的公园城市”收获了亮眼又厚实的成绩单,成为了国内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不光成都如此,这份“火热”也在全国蔓延:
就旅游而言,8天长假期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37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665.6亿元,按可比口径分别同比恢复79.0%和69.9%;
在出行方面,10月1日至8日,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日均发送旅客6211.5万人次,预计道路发送旅客3.79亿人次,日均客运量达4737万人次;
各地的消费市场也迎来了高峰,全国零售和餐饮重点监测企业销售额约1.6万亿元人民币,日均销售额比去年“十一”黄金周增长4.9%;
影院也火了起来,截至10月8日24时,全国国庆档电影票房累计超过39.39亿元,总观影人次近亿,是历史上票房成绩排第二的国庆档期……
一组组数据,释放着中国经济复苏的信号,也让大家真切感受到了“一切正在回归正常”。
假期刚过,《习近平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要论述选编》一书就在全国发行,有理有据地展现着中国是如何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与世界分享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中国经验”。
黄金周的回归来之不易,在堪比春运的全国范围大流动中,人们能健康有序地享受假期,离不开我国在疫情防控方面下的功夫,离不开14亿人的不懈努力。
当疫情来袭,多少人挺身而出,舍小我成大我,多少人临危不惧,以生命赴使命。面对惊涛骇浪、暗滩险礁,中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以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筑起了疫情防控的最坚固防线,绘就了团结就是力量的时代画卷。截至10月10日,我国已连续56天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这场黄金周大考,测试出了我国疫情防控的水平,更凸显了我国统筹疫情防控的能力。
黄金周的回归也打开了一个切口,透过假日经济的表现,让人们看到了中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手硬”的重要成果,看到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广阔前景。
在苏州,高速路上的阳澄湖服务区成了“新景点”,还原“诗画江南”园林景观,引入各大品牌和文化场馆,间歇上演的昆曲、相声等表演,让人流连忘返;在广州,改造后的北京路步行街可上看建筑立面的裸眼3D屏、骑楼光影舞台剧,可下俯被玻璃罩保护展示的千年古道,400万的假期人流量和6亿元的营业额,有力证明着老街焕发新活力……
这样热闹的景象也出现在一列列飞驰的中欧班列上。今年黄金周期间,中欧班列(成都)保持了日均4列的开行频次……
加快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科学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假日经济折射出的,正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释放的蓬勃动能和活力。成都作为国内大循环的战略腹地和国际大循环的门户枢纽,更应率先行动、积极探索,让新发展格局落地。
黄金周回归之后,我们还需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继续拼搏进取。
在节后上班第一天,成都召开了全市项目招引攻坚行动总结交流会,对历时3个多月如何取得497个重大项目签约注册、投资额达8671亿元进行经验总结,只有继续知不足而奋进、知压力而奋起,才能在引领高质量发展中充分释放城市活力。
黄金周带来了“黄金”,更增强了信心。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让我们坚持以钉钉子精神干好事业,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就一定能登峰越壑,闯出新路子、开创新局面。
(转自《成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