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2020-09/29/008397.html

等待处理…

传承经典 启迪心智

——都江堰国学会举行“庆国庆、迎中秋”文艺汇演

点击量:1555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一支汉服舞蹈,举手投足英武豪迈,有着穿越时空的壮怀;首首经典吟唱,唱和之间道尽曲水流觞;一场国学表演,把都江堰两千多年的治水精神颂扬。国学,是传承几千年的中国文化,如今在都江堰,仍有大批国学人在青城山下聆听、在玉垒阁缅怀、在文庙中祭奠……

9月26日,都江堰国学会举行“庆国庆、迎中秋”文艺汇演,为到场嘉宾奉献了一出国学经典。在老一辈国学人李玉堂、李天行、廖平等人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代际相传、重任在肩。

古风古韵悦身心

国学究竟是什么?具有哪些内涵?翻开《辞海》查阅“国学”词条,是这样描述的:“国学,犹言国故,指本国固有的学术文化。”可见,国学就是指中国的传统文化。

国学即中国传统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国学仅指经、史、子、集等学问,而广义的国学则可以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法律、科教、文学、艺术等。

而一场以国学为主题的文艺汇演有着怎样的古风古韵呢?

上午10点半,汉服舞蹈《礼仪之邦》拉开了文艺汇演的序幕,表演者皆为女子,她们束着高高发髻、身着宽大袖袍,举手投足有着英武豪迈之气,刚柔并济中有着穿越时空的壮怀。中国又称“华夏”,这一名称的由来就与汉服有关。中华天朝重衣冠礼仪。《周易·系辞下》曰,“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周公制周礼而治天下,被儒家尊为圣人。周礼通过《仪礼》《周礼》《礼记》的服章和仪式表现出来,因而衣冠、礼仪往往用来代指文明,汉服是礼仪的载体。

音乐艺术是传统文化代表之一,一曲萨克斯演奏,虽然用的是“洋乐器”,但抒发的却是“家园情”。演奏者王明道在20世纪80年代是宁江机械厂的一名工人,可为了追求音乐梦想,他远渡重洋,如今归来,虽外形是“老炮”形象,可骨子里却是思乡游子,每一个音符中都有故事,呼吸转换间都有情怀。他表演时,背景画面是一轮圆月半隐半现,恰如音乐人堆积多年的思念,在月圆之夜终喷涌而出。其音感人,其情动人。

正体字听写及汉字讲解环节,听众们听得饶有趣味,每个汉字的演变都有深刻寓意。话剧《六尺巷》则用故事教导人们要谦让、莫争执,这是国学中强调的“礼让”之道。

经典吟诵,吟诵经典,现场吟诵了《论语》《中庸》《孟子》中的经典章句。而《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名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在唱和之间则道出了主人宴乐嘉宾之喜。

代际相传话文明

当天,到场的嘉宾可谓群贤毕至,文艺界、书画界的很多老前辈应邀而来,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也到场祝贺。

现场还举行了交接仪式。白须白发的都江堰国学会前会长李玉堂老先生将接力棒交到了年轻国学人乐鸿手上。都江堰国学会2009年成立,十余载春秋背后有着老一辈国学人付出的辛勤努力,也有年轻一代国学人倾注的热情博爱。

今年81岁的李玉堂是都江堰人,退休前是华西建筑深圳集团的总工程师,曾参与都江堰南桥设计。作为热爱传统文化的老知识分子,李老曾经从老灌中毕业,而老灌中旧址是都江堰文庙。想要为家乡奉献余热,李玉堂以文庙为址,开设了绘画、书法等公益培训,2013至2016年间,每年春秋举行祭孔大典。参加培训的不仅有四五岁的垂髫稚子,也有七八十岁的黄发老者。提高国民素质,启迪国民心智,李玉堂一直致力于此。

都江堰国学会以其传统、传承、教化为己任,吸引了来自北京、香港、深圳等地的知识分子。西南财经大学教授李天行被都江堰的国学氛围吸引,在此开设书院开门授课。国学是他的家传,英语是他的专业,他多次向国外游客讲解儒释道等国学经典,为积极推动青城山道教文化传播做出了应有贡献。

新任会长乐鸿是国学的爱好者和推动者,一路走来,她带领团队坚持成人班每周一次的传统文化讲习,坚持儿童班每周一次的经典诵读,坚持传统经典分享与诵读活动进社区、入校园……“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我们要有‘君子坦荡荡’的人格品质,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事原则,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更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乐鸿这样说。

国学精神,传承不辍,山高路远,一路同行。乐鸿说,下一步,将把天府文化融入到国学中,为都江堰市“两个率先”奉献国学力量。

(本报记者 缪英 文/图)

上一条:庆祝新中国成立71周年
下一条:流水的声音唱响田园天马
分享到

© 2018-2024 都江堰报刊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