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晚,CCTV-1《经典咏流传》节目中,词作者邓堃蓉、曲作者黄天信作为经典传唱人共同演绎的《锦绣成都》一经播出便引爆朋友圈。用四川话演绎的《锦绣成都》,以古诗词优美的意境、琅琅上口的旋律赢得了成都人民的交口称赞。乐评人张季次给出了这样的评价:“其川味染众,蜀风送声,悄然而回,以古朴而春华的声色红火流行于家园的‘万户千门’……因为,成都需要传统味儿的歌!”
这首歌的爆红几乎在一夜之间,其背后是词曲作者历时两年的沉淀。不断打磨、浸润,终于让这首歌与四川人民同频共振,抒发了巴蜀儿女爱国、爱家、爱锦绣成都的故园之情。
合作 正能量态度传达生命价值
词作者邓堃蓉是我市奎光小学的副校长,曲作者黄天信是四川音乐学院教师。记者认识两位老师有些时日了,书酒趁年华读书会、都江堰春晚等活动都能看到二位的身影。印象中,邓堃蓉总是一身中式衣着,身形纤柔娇小,眉眼清淡温婉,何以结合李白的《上皇西巡南京歌》写出了《锦绣成都》这样粗犷豪迈、恢宏大气的作品?
邓堃蓉讲述,她生长在阿坝州,蓝天白云、辽远壮阔的自然环境赋予了她开阔的心胸。后来到四川师范大学附中学习,成都的繁华美景、烟火百态让她爱上了这座城市。自小喜欢古诗词的她,毕业后成为了一名语文老师,在给孩子们讲述古诗词中更得浸染。
《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经典咏流传》等节目她每期必看,《经典咏流传》一期节目中贵州支教教师梁俊带领乡村学生们演唱的《苔》深深打动了她。“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种正能量的态度向孩子们传达生命的价值,这比任何书本知识都有益。“我们也是教师,我们也可以做这个。”此前,邓堃蓉和黄天信就已经在做一些公益歌曲。
2018年,当《锦绣成都》歌词摆在黄天信面前时,他眼前一亮,只花了半小时就完成了谱曲,“这正是我想要追求的蜀风雅韵。”原来,多年来在四川音乐学院从事教学的黄天信虽然音乐风格多元化,但他骨子里更喜欢传统音乐,始终在向其纵深探索和挖掘。谱曲而成的《锦绣成都》首先在奎光小学演唱,后在成都石室中学推广开来,当上千名学子身着汉服,用四川话演绎时,其古典诗词的意境扑面而来,似在穿越与诗人对话。这里不仅有李白的旷达、杜甫的沉郁,也有苏轼的理趣。
好的作品自会引起共鸣,当收到《经典咏流传》节目组的邀请后,《锦绣成都》以豪迈之姿,登上央视大舞台。
惊艳 蜀风古韵融合摇滚元素
“天地之间有大美、天府之国芙蓉城。山川之间有幽静,蜀道早已上青天。”当晚,黄天信低沉的男中音一开嗓,便紧紧“抓”住了评委的耳朵。而他唱到“九天开出一成都,千门万户入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时,其高音飚到极致,让人仿佛看到了西岭雪山上的雪、剑门关的山,以及沃野千里的成都平原……
其实,《锦绣成都》以四川话亮相,前期沟通中编导还担心不被观众所接受。
为展示四川音乐的特点,节目现场,黄天信将王昌龄的《出塞》根据诗歌的意境作曲,用正常古风风格和四川调式风格演绎出普通话和四川话两个版本,通过对比,充分展现了四川音乐的特点,让人一听,就能对四川风格歌曲有明确的感知。最终,《锦绣成都》也以四川话版得以登上舞台。
如果说,听专业歌手唱歌我们听得更多的是技巧的话,那么,黄天信的演绎则更多的是情怀。编曲部分的低音和高音界线分明。而能和专业团队合作,得到中央音乐学院古琴演奏家的伴奏,舞台效果得到最美呈现,作为音乐人的黄天信引以为傲。“能和国内顶级音乐团队合作,是非常开心的一件事情,特别是和音伴奏,都是真人声。所以当我仰头飙高音的时候,心中也有了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潇洒和豪迈。”
这首作品之所以如此受欢迎,和黄天信一直以来坚持的“中为体、西为用”的音乐理念分不开。这首作品采用四川民族音乐调式,融合西方现代作曲手法,达到了融合统一的完美效果。
《锦绣成都》童声部分是由黄天信女儿黄思涵来演绎的,作为奎光小学学生代表,传统文化已经在孩子们身上得到传承。演出现场,评委廖昌永作为成都人还即兴用四川话演绎了《锦绣成都》童声部分,自称“听了一遍我就记住了”。播出当晚,朋友圈最多的呼声就是,“我也想学四川话了,四川话唱歌真好听”。
坚持 守住初心做传统音乐精品
让经典古诗词以音乐形式焕发光彩,让音乐表达古诗词优美意境,邓堃蓉和黄天信的合作可谓是相得益彰,得到一众专业人士的肯定。《好一个都江堰》词曲作者刘中昭、四川音协副主席彭涛、西华大学作曲家向琛子,给凤凰传奇组合写词的蒋开鲍等著名音乐人都纷纷表示祝贺和转发朋友圈。
听众的热情、专业人士的鼓励极大地激励着二位。曾经熬夜写词,通宵编曲,为了推广公益歌曲自掏腰包的困窘虽然都在,但被认可、被赞许,这种价值的肯定也可谓苦尽甘来。突然“火”上了央视,二人都表现淡定,作为教师,他俩始终把音乐的传承、古诗词文化的传播放在首位。
采访当天,当黄天信和邓堃蓉在琴房里练歌的时候,真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当天上午,两人才刚刚完成了四川十大历史文化名人资料报送,主办方表示在之前的收集中,说的多,唱的少,演绎的更少,而两人的演绎方式得到主办方赞许。
“作为教育者,我们有责任将经典传承下去,愿意在校园歌曲的创作上多下功夫,希望通过几年的努力,将作品整理成书,作为教材给孩子们用。”邓堃蓉表示。
在文字中相互遇见,在音乐中相互感染,古诗词和音乐相结合让人感受更多美好。祝福锦绣成都锦上添花,祝福大美都江堰美不胜收!
(本报记者 缪英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