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蔼可亲的工作态度、优质医疗资源不断下沉、“家门口”就能看病的便利……近年来,我市通过持续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就医环境不断改善,医疗服务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为老百姓带来了贴心优质的医疗服务,获得了众多患者的点赞。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同时,我市将坚持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十三五”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硬件提升为契机,切实加强公共卫生工作,持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再造就医环境,优化就医流程,改善群众就医体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推进卫生健康与农商文体旅医养深度融合,推动卫生事业和健康产业蓬勃发展,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为建设新时代健康都江堰贡献卫健智慧和力量。
和蔼可亲的工作态度
“你好,请出示一下健康码,还需再测量一下体温。”“请把口罩戴好。进门请走左边,出去请走右边。”……最近几个月,每天早晨一上班,聚源镇卫生院院长罗勇就在大厅里面维持秩序、疏导患者,他笑着对记者说:“我的工作岗位就在大厅里,把患者服务好了,他们心情舒畅了,病痛也好得快些。”
5月19日上午,记者在聚源镇卫生院大厅看到,上午看病患者虽多,可各个窗口井然有序,大家自觉保持距离排队等候。罗勇介绍,为了减少患者排队等待的时间,上午开设了3个收费窗口。35岁的患者李波从挂号、缴费,到看病、拿药,整个流程下来只花了十多分钟时间。作为聚源镇本地人,李波告诉记者,平时有个小病小痛的,他都到卫生院来就诊。此次他是因为吃了冷饮导致肠炎引发肚子疼,医生边开药,边叮嘱他注意饮食,态度和蔼犹如春风化雨。李波开玩笑说:“看了医生之后,还没吃药病情就好了一半了。”
近年来,医院出现了两个明显的变化,一是投诉率降低基本为零,二是门诊量逐年递增。我市疫情防控恢复常态化以来,4月该卫生院日门诊量达160人次。
“患者对你医院满不满意,就看他来不来就诊,用数据说话。”罗勇说,要服务好患者,首先要激发医生的工作热情,因此医院制定了相应的奖惩制度,如收到锦旗医院会给出相应的奖励,接到投诉就会受到惩罚。
中医理疗科医师汪汝钢靠着良好的口碑和贴心的服务,受到很多患者的好评。聚源镇迎祥村72岁的杨友元来此康复理疗2年多,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刚开始他是被家人背着来医院,后来是用轮椅推着,现在他自己走起来。”两年前,杨大爷因为高血压导致偏瘫无法行走,而现在能独自行走两三里路。记者看到,汪汝钢在为病人理疗的同时,还叮嘱他们注意日常保健,贴心周到的服务让患者频频点头。
暖心为民的妇幼访视
每周四、五,聚源镇卫生院疫苗接种科科长李华都会给辖区内学龄儿童父母发送接种疫苗的短信,系统显示,老聚源镇11个社区从2014年1月出生至2020年的学龄前儿童共有1939名。“发信息之后,没收到回复的还将打电话,或是找上门去。”工作多而琐碎,几乎每个周末李华都在加班。
据了解,2019年,聚源镇卡介苗接种率达100%,乙肝疫苗、脊灰疫苗、麻疹疫苗等三苗全程接种率已达到99.68%,百白破疫苗接种率达98.4%,五苗接种率达到97.76%,有效保护了聚源镇适龄儿童的身体健康。
据介绍,目前我市已建立资料联网档案。如一位聚源镇的孕妇在市人民医院生产,人民医院会将这一信息及时反馈给聚源镇卫生院,卫生院可通过联网系统得知孕妇住院、出院日期,7天之内开展第一次访视,28天再进行第2次访视,42天孕妈接受产后检查。“卡住每一个时间节点,确保每位妇幼健康,绝不留空白。”李华说。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今年3月,聚源镇卫生院是除城区4家医院外,能预约接种九价宫颈癌疫苗的乡镇卫生院。因口口相传,近至成都区(市)县,远至拉萨、西安等地的群众“打飞的”前来接种疫苗。截至5月19日,已有206人预约接种。“从2018年开始,疫苗、药品及耗材都实行零加价,我们免费为患者接种,只为将医院口碑打出去,把基层医院的服务提上去。”罗勇说。
真情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如果问一位患者,去华西医院看病挂号难不难?他的回答一定是肯定的。挂一个专家号可能要等好几天,有什么途径既快捷又方便呢?记者了解到,我市金江社区、解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可以预约华西专家号,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医疗服务。
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水平,让医疗资源得到有效配置,按照四川省分级诊疗相关要求和双向转诊有关规定,这两家社区医院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建立了医联体协作关系,签订了双向转诊协议。
我市石羊镇患者杨艳,两年来她的肾病得到了有效控制,她说,这要多亏了社区医院为她解决烦忧。原来,2018年上半年,杨艳就出现血尿症状,多次就诊未见好转后,在金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徐菲的建议和帮助下,她转诊到华西医院检查,被诊断为“肾病综合征”,目前杨艳的病情已基本治愈。“此后,每次我要去华西医院之前,都来找医生帮我预约专家号,按照预约时间去复查,一点都不耽误事,大半天就把病看完了。”杨艳说。
记者看到,金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华西医院双向转诊上转单上有患者的姓名、电话等基本信息,还有金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首诊诊断、拟转诊科室、病情摘要、社区卫生机构初步处理情况等。一张小小的转诊单,患者情况清晰明了,且备注有五、六条温馨“小贴士”,患者携带双向转诊单,在华西医院各服务流程中可享受绿色通道服务,并有乘车提示和门诊大楼各楼层不同科室导引,一目了然,非常暖心。
患者信任的博士后工作站
每周六上午8点到12点,市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张大铮博士都会到青城山镇卫生院坐诊,每次坐诊,患者都排成一条长龙。近处有成都周边的,远则有来自甘肃、青海的患者,他们远道而来,只为求医问药,解决病痛。
张大铮从成都中医药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后,主动回到基层。作为一位有情怀的医者,他说:“在‘家门口’为群众看病,看好的是疾病,暖透的是群众的心。”作为一名年轻的中西医结合专家,张大铮在过敏性疾病和眼科糖尿病眼底病变方面均有出色研究。
2017年3月,张大铮申报的全市首个中医药博士后工作室在青城山镇卫生院正式运营,他所带领的团队围绕“脾主四季之末”经典理论,基于过敏性疾病科研、临床的基础上,形成了基于脾土的四季动态中医药免疫干预治疗理论。在实践中,患者接受该理论治疗一年过后,过敏性疾病复发率能得到有效控制。团队还将汤药通过浓缩干燥做成速溶粉末,不仅解决了免煎颗粒的药物溶解性问题,还强化了药物服用的方便性,同时进行了产业转化。
家住成都市区的杜先生一家人抽周末时间,一大早开车来工作室,找张大铮博士调理身体。杜先生的儿子有严重过敏性鼻炎,两年前经张大铮采用动态干预治疗后症状明显减轻。之后每到季节交替时,一家人就会来找张博士调养身体。杜先生告诉记者,“经过大家的口口相传,知道青城山乡镇卫生院有家博士后工作站。近两年,孩子经过中医调理症状减轻很多,一家人都对基层卫生院刮目相看。”
张大铮虽然身在基层,却为糖尿病患者打通了一条“高大上”的治疗路径。对筛查出来的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首先是在都江堰市人民医院治疗,如果疑难的,可推荐到成都中医药大学眼底读片中心进行分析诊断。如果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都无法解决,那就求助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眼底读片中心。“一个最基层的患者的临床诊疗,实现了国内外的三级对接,在这之前根本不敢想象。”有患者表示。
市卫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医药博士后工作室的建立不仅为当地基层百姓带来专业完善的中医药优势诊疗项目,强化了基层临床服务能力,还吸引了大量外地过敏患者到此旅居医疗。随着大量异地患者诊疗业务的开展,促成了青城山镇卫生院全国异地医保报销的顺利联网,成为区域中医诊疗中心的建设单位,同时助推了当地健康旅游产业的发展及服务业收入的增加。 (本报记者 缪英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