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都江堰市、彭州市、郫都区交界处有一个著名的古镇叫天马镇,1982年温江地区地名普查前叫金马乡,因境内有“金马碧鸡”古迹而名。
关于“金马碧鸡”,《汉书·郊祀志》云:“或言益州有金马、碧鸡之神,可醮祭而致,于是遣谏大夫要王褒使持节而求之。”益州,《汉书·地理志》:“尧遭洪水,怀山襄陵,天下分绝,为十二州,使禹治之……华阳、黑水惟梁州”,“汉兴,因秦制度,崇恩德,行简易,以抚海内。至武帝攘却胡、越,开地斥境,南置交趾、北置朔方之州,兼徐、梁、幽,并夏、周之制,改雍曰凉,改梁曰益,凡十三部,置刺史”。
益州,北接凉州,东邻荆州,南连交趾,辖蜀(成都)、汉中、广汉、犍为、越巂、巴(重庆)、益(昆明)、牂柯(贵州)等八郡。蜀郡西北金马山有金马碧鸡,益郡西山也有金马碧鸡,都有可能是王褒前往醮祭的地方。
宋代《蜀鉴》载:“西南夷在蜀徼外,非细故也。汉武帝始置郡县,叛服不常,屡见于史”,“(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遣将军郭昌讨昆明”。王褒持节醮祭金马碧鸡事在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在郭昌讨昆明后49年。荒道险恶、路途遥远,并时有战乱,王褒不可能到那个山高水深的蛮荒之地。
王褒是不是到成都西北去醮祭金马碧鸡之神呢?
成都西北的金马碧鸡故地,位于柏条河(府河)岸,距都江堰三十里、成都八十里,有金马码头,是先秦万船伐楚的出发地之一。北通绵什,南往邛雅,为成都平原西北边缘水陆交通枢纽,地灵人杰,汉末名儒张松即出生于此,是天降祥瑞之地。有金马山,志载为杜宇建都邑小郫之地。山有古丹宫、禹堤、禹王庙、碧鸡坡、碧鸡洞、碧鸡崖。山麓有金马(蹄)壳、金马渡(蒲阳河渡口)、碧鸡堰(沟)、碧鸡桥,有上碧鸡、中碧鸡、下碧鸡三座祠庙,并流传不少金马、碧鸡的民间传说故事。这些都和金马碧鸡之神有关,说明该地是金马碧鸡之神的产生地。消息传到汉宫后,宣帝于是派遣王褒为使臣持节往访醮祭。清代徐昱《灌县乡土志》记载说:“古碧鸡祠,在县东三十里,即古人祀金马碧鸡处,东乡名金村以此,西汉设主簿以司之,有山图者居是官,能炼丹砂。后官去,宣帝遣王褒祀之。”
神爵二年,王褒从成都乘船至金马山,设司祭祀。三年,王褒到了湔首(都江堰),买僮,写下《僮约》,并将湔首的茶叶沿柏条河入沱江到江阳(泸州)贩卖。
到了西汉末年,有西部孔子之誉的导江人扬雄访金马碧鸡,在《蜀都赋》中写道:“蜀都之地,古曰梁州,禹治其江,渟皋弥望,郁乎青葱,丹凤金龙,石亸水螭,於近则有瑕英菌芝,玉石江珠,於远则有银铅锡碧,马犀象僰,西有盐泉铁冶,橘林铜陵,其傍则有期牛光旄,金马碧鸡……”晋代,辞赋家左思访金马碧鸡,在《蜀都赋》中写道:“白雉朝雊,猩猩夜啼,金马驰光而绝景,碧鸡攸忽而曜仪。”到了后周,文学家庾子山游览金马碧鸡,在《哀江南赋》中写道:“岷山导江,汉帝求仙之地。”
立在都江堰市天马镇的《金马碧鸡碑》云:“金马灵秀,千古美名。纵开明之柏水,横蜀守之船津,蟠九陇之七头,隐郫邑之浓荫。山原相衬,流泉瑕英,花香鸟语,杜宇催耕。金马驰光而绝景,碧鸡攸忽而曜仪,致宣帝心驰而神往,王褒使节而莅临,设司祭祀,符采彪炳。于此子云吟唱,三赋纸金,子山为赞,工部垂名。自是东迎商贾,西送远宾,长街为曲,窄巷为丁,真武荫翳,二圣甘霖,叹碧山之庙会,惊十姨之巡辚。于是云蒸霞蔚,遐迩闻名。巡抚辞藻韩柳,状元三教崇歆;梨园马氏,京冀播名; 童山盛典,孟尝犹临;辉山旷逸,嘉赋盈京;徐昱风教,高足满庭。亦效人情怀土,恰融乡约归宁。日月逾迈,山绿河清,金马风情,牧笛炊烟和靖;碧鸡神韵,霓裳天籁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