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是个追忆和纪念的日子。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笔者系统梳理了灌县地下党员张大成烈士的有关史料,以此寄托对这位铁骨铮铮的共产党人的思念,并纪念张大成同志诞辰100周年。
1949年12月7日,成都解放之前二十天。成都通惠门十二桥一条壕沟里,这位川大农学院毕业的优秀学生、灌县中学青年教师,一名普通却又了不起的共产党员张大成,倒在了血泊中,年仅29岁。他是慷慨就义的32名成都十二桥烈士之一。
少年时代:
秉性正直 不畏强暴
郫县(今郫都区)出南门往温江走的德源镇,充满着中国远古时代神奇的传说。过去,那里有一座远近有名的大禹庙,供奉因治理洪水而名传千古的夏禹王神像;而鱼凫桥,则是开山辟岭建古蜀国的鱼凫王的故乡。正是在这片土地上,远古有传奇般的人物涌现,当今有革命英雄人物辈出。
张大成,名文龙,字银汉,1920年9月11日(农历八月初八)出生于郫县德源乡义林村。他有三个姐姐、两个哥哥。俗话说:“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众兄弟姊妹中,张大成最小,自然母亲对他特别钟爱。
张大成家里历代以佃田务农为生,父亲张致祥是义林村一位很受人尊敬的教书先生。张大成出生时,父亲张致祥已从师范学堂毕业回郫县教高等小学,家庭经济状况已有好转。
张大成8岁进义林寺初级小学读书。初小毕业后,因家庭经济困难辍学在家,帮助母亲做农活。十三四岁便学会驶牛、踏耙、栽秧、播种等农活,成为家中的主要劳力之一。
由于家庭的良好教育,张大成自幼就养成了秉性正直、不畏强暴、嫉恶如仇的性格。1935年夏,温江专署的保安团队下乡假“清乡”之名,大肆抢掠农家鸡鸭等财物。张大成见状,上前怒责,被这伙兵痞用枪托打成重伤。四年后,张大成筋骨基本痊愈,但仍不能从事稍重的体力劳动。
“从此,这件事使张大成对旧社会恶势力更加恨之入骨。”张大成的二哥张大昌1981年曾经写过一篇回忆弟弟的材料:“由于弟弟基本上丧失了劳动力,父母、兄弟才不得不省吃俭用,积攒点学费,让他去读书。”
1938年春,已经18岁的张大成到郫县何家乡小学读高小部。一年半后,以同等学力考入郫县初级中学。1942年考入省立成都师范学校。1944年秋,又以成都师范学校肄业生考入四川大学植物病虫害系,第二年转入农艺系学习。在川大,他与江竹筠(化名江志炜)、董绛云同班,三人关系融洽结为好友。张大成在川大期间,因成绩较好、家庭经济困难,一直享受公费补助。
大学时代:
思想进步 投身学运
1943年,官僚地主胡某(曾任四川省团练总局局长)强迫张大成家增加佃田押金,由原先每亩60元增加到200元。由此,张大成更加深了对封建剥削残酷性的认识。
也正是这一年,张大成的二哥张大昌在重庆金陵大学分校读书时,开始接触马列主义书籍。受其二哥影响,张大成也常读马列著作,看《新华日报》《群众》周刊等进步报刊。1945年秋,张大昌在成都加入民盟,常于晚间到川大与张大成、张书麟(张大成的堂兄)一起探讨革命理论和时局,张大成的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
在读师范和川大的几年中,张大成的思想政治觉悟不断提高。在二哥张大昌的提供和支持下,张大成经常在同学中传阅《新华日报》《群众》周刊等进步报刊;积极投入由中共地下党发动并领导的革命学生运动,如:声援昆明血案、反对中美商约、反对美军暴行、声援沈崇事件以及“反饥饿、反迫害、反内战”斗争等。
当时,川大有许多进步学术团体,这些学术团体越来越成为进步学生交流学术、研讨时事政治和进行民主运动的活动平台。张大成参加了自然科学研究社和时事研究社,并在1947年至1948年间担任时事研究社社长。
那时,时事研究社的主要工作有几项:积极参加地下学联发动和领导的学生运动;参加学生自治会竞选,以占领我党在学运方面的领导阵地;组织时事座谈,办墙报刊物,以唤醒群众;揭露批判国民党出卖国家主权、屠杀人民、发动内战等祸国殃民的种种罪行。
无论是开辩论会、张贴标语、散发传单等,张大成都是引人注目的积极分子。1946年,经同学张万禄、刘光书介绍,张大成加入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任小组长。以后,他的革命决心更加坚定,参加革命活动更积极主动。在反对中美商约、抗议美军暴行、抗议反动派制造南京“五·二”惨案的斗争中,他都是积极的参加者和组织者。那时,张大成和同学贺新民、贾桂南等组成突击宣传队,常在成都市区各影院和华华茶厅等地发表演讲并散发传单,揭露事件真相。
1947年6月,张大成的二哥张大昌不幸被敌特逮捕。张大成没有被吓倒,反而向民盟四川省负责人张志和、张万禄汇报,还请示让他把二哥曾经领导过的郫县民盟小组和读书会工作承担并重新组织起来。
1948年3月底、4月初,川大10多个学生伙食团联合组成“伙食团联合会”,推选张大成等10人为代表,前去四川省政府请愿,向伪省政府代理主席邓汉祥要求配售平价米。回校后,代表团主席刘光书在全校伙食团经理大会上报告请愿经过,并提出拒绝蒋介石派王陵基继任省政府主席的指令,当场有人反对。张大成不顾有可能被反对者告密的危险,高声喊道:“王灵官是重庆‘三·三一’惨案的罪魁祸首,打倒王灵官!”
4月9日下午,在成都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全市大专学校学生五千余人上街游行,冲向伪省政府请愿,要求立即拨发平价米。张大成始终站在斗争的最前列,旗帜鲜明地带领同学们高呼“王灵官是‘三·三一’惨案的罪魁祸首!” “打倒王灵官!”等口号。
随后,侩子手王陵基对这次游行请愿进行了残酷镇压,重伤学生三人,轻伤数十人,逮捕一百余人。这就是震惊成都各界的“四·九血案”。
入党后:
越是艰险 越向前进
1948年秋,张大成川大毕业后到简阳女中教书。因开展革命工作受阻,教完一学期便离开了学校。回家后,他仍关心川大的革命同志。考虑到有的革命同志处境危险,他不顾个人安危,立即赶到成都,将“民协”“民盟”的同志陈光明、蒋国基等接到自己家里掩护起来。
1949年初,张大成经地下党员马锡禄、马肃庭介绍下,认识了中共雅乐工委派到灌县的负责人李维实。3月1日,李维实来到郫县德源,详细考查了解张大成的情况后,由马锡禄、马肃庭作介绍人,张大成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由李维实主持了入党宣誓。不久,张大成又介绍其大哥张文著(当时已是民盟盟员)加入共产党。
在李维实的领导下,张大成积极参与发展党的地下武装的工作。很快,他们在郫县原德源、青龙、回龙三个乡发展了一支有六百人的队伍。这支队伍到解放前夕发展成由川西地下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岷江纵队郫县支队,在迎接解放,协助解放军平定土匪叛乱、征粮和宣传等工作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在郫县德源期间,李维实同意张大成利用妻子董绛云之父董介蕃在灌县女中任教务主任的关系,偕董绛云去灌县男、女中教书。李维实指示张大成在灌县中学设立党的联络点,接送来往于成灌线上的地下工作者。
据张大成的学生陈开镛、易忠清等讲述,张大成在灌中团结男女两所中学的教师创办英语刊物和油印小报,指导学生成立笰蕾学会,鼓励进步学生竞选学生会主席,宣传革命理论,揭露反动派制造的诸如“共产党杀人放火”“共产共妻”之类的谣言。同时利用各种机会向学生讲时事,教唱《山那边有好地方》等革命歌曲,组织他们跳秧歌舞,还在极端艰难的情况下,指导学生秘密收听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编印两期油印小报,传播解放战争节节胜利的消息。
1949年8月,中共雅乐工委派仁寿县地下党员祝良安和农民骨干分子廖维正,去灌县向峨煤矿工作。他们路过灌县时,到灌县女中会晤马锡禄。当时马锡禄不在学校,张大成接待了他们。
祝良安和廖维正到向峨煤矿后,以拜把兄弟的方式结识了许多工人。9月,祝、廖二人请一位驻矿士兵喝酒,借聊天启发该士兵认识共产党的好处和全国即将解放的形势。酒后,该士兵在寝室大声说“国民党要完蛋了,共产党要来了,我要参加共产党”等。矿警主任得知后,当即电告国民党温江专区保安司令部,将该士兵抓去审讯,该士兵供出祝、廖二人,祝良安、廖维正二人被捕。祝、廖被捕后,在敌人的酷刑下供出了张大成、马锡禄以及地下党在双流联络站的地下党员徐海东、徐茂林。
为此,地下党组织决定立即撤离有关人员。但张大成认为,他与祝、廖既无组织关系,又未谈及党内组织问题,即使他们供出与他接触的情况,也无多大关系。于是,张大成未撤离。
就在此时,温江专区专员密电告诉灌县县长,说崇宁县丰乐场、桂花场民主联军的起义有马锡禄、张大成等人策动。10月18日,温江专区特委会特务逮捕了张大成。张大成的岳父董介蕃(国民党灌县参议会参议员)得此消息后,出面保释,张大成得以释放,却被特务盯住不放。
面对此危险处境,张大成却异常冷静。他认为,特务并未抓住证据,如果一走了之,反而会暴露,这会给组织造成更大的损失。于是,当天他仍镇定自若,下午和晚上继续在校上课。傍晚,马肃庭趁暮色去寝室看他,他不在,便留下一张暗示他从速转移的字条。
当晚,张大成正在教室给学生上辅导课时,被校长叫出教室。刚走到转弯处,就被早已隐蔽在灌中校园角落里的特务逮捕。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