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本应是祥和的节日笼罩了一层阴霾。市应急管理局迅速响应,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安排,科学、规范、有序推进防疫防控各项工作。全局干部职工认真履行职责,严守工作纪律,迅速构建了领导班子以上率下、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的组织体系,做到了科学防控、精准施策。
响应: 24小时值守
疫情发生后,应急管理局应急指挥中心(市委市政府总值班室)作为我市应急管理局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在做好全市疫情防控值班值守安排的同时,还承担起了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的夜间值守工作。全员在岗,24小时无缝对接,密切关注和收集全市疫情防控和社会层面动态信息,并及时报告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切实做好了防控期间舆情监测和应急联动工作。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市应急管理局87名干部职工舍小家、顾大家,用实际行动奏响了一曲“在疫情中坚守初心,在防控中担当使命”的感人乐章。截至3月中旬,共接到涉及疫情方面电话861个,收报并处理疫情防控事件211件,其中涉及武汉籍人员和赴鄂返乡人员120人,均有效处置。
朱庆勇是市应急管理局应急指挥中心的一名“老兵”,自疫情防控阻击战以来,朱庆勇放弃了与家人团聚、与战友叙旧的机会,投身到抗击疫情值班工作中。“‘早上吃三两、中午扛一扛’成了我们这段时间的口头禅。”朱庆勇打趣说。春节期间,群众举报热线不断,工作人员通常是这家酒店排查完又得赶往那个社区,也许还会辗转到位置偏远的企业去检查。
疫情来势汹汹,安全检查工作面也相应拓宽,使得原本就不多的工作人员只能轮岗值守,大家经常因为赶着换班来不及吃饭。他们和朱庆勇一样,勇担使命,逆风而行,比如需要照顾生病女儿的冯波、本该陪伴即将分娩的妻子的黄正华,他们夜以继日地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作为应急战线的一份子,他们深知责任即是使命。
担当:服务复工复产
在服务复工复产工作中,市应急管理局党组书记岳昌勇、局长赵志军身先士卒,“两手抓、两不误”,带领局领导班子成员先后对我市防疫物资生产、“两重点一重大”、非煤矿山、冶金、重点工贸行业、医院、重点人员密集场所、重点防火单位等52家企业进行了指导服务,协调解决企业原材料供应不足、疫情防护口罩、体温枪短缺等实际困难,指导企业科学防控和安全复工复产。
位于我市双柏社区的四川金泰医药包装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消毒剂外包装生产。“防疫期间医疗防护物资供不应求,作为一家以生产医药物资包装为主的企业,关键时刻帮不上忙,心里确实很着急。”该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说到。
得知这一消息,2月9日,岳昌勇带队前往该企业了解情况。“一是确保企业能够安全有序复工复产,二是尽全力帮助企业协调生产方面存在的困难。”岳昌勇认为,疫情期间企业提出紧急复工复产是勇于担当的表现,作为安全行业监管部门,应竭尽全力给予企业支持和帮助,在抓好疫情防控同时,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在市应急管理局的多方协调下,四川金泰医药包装有限公司于2月10日正式复工生产。
出击:下沉社区工作
2月12日,根据我市进一步推进机关干部混编到社区一线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市应急管理局挑选了10余名优秀党员干部和转业军人组成一线防疫精干力量,由机关党委书记万兵带队加入幸福街道联盟社区开展防疫工作。
加入联盟社区防疫混编工作组的10余名同志短短一天时间里,就完成了联盟社区内600余住户和300余辆车的出入证办理,配合社区对出入居民进行体温测量、发放防控宣传资料。
“退伍不褪色,我们今天再站一次岗!”曾是军人的万兵说,作为应急战线的一份子,脱下绿军装、穿上红背心,走下岗哨台、站上防疫点,他要为这场战“疫”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这一次他没有穿军装、没有迈正步,但作为应急人,他始终牢牢把守着“安全”的大门,在疫情防控中坚守应急使命。
在应急中响应,在响应中应急。防控工作开展以来,该局业务科室人员共计出动300余人次,蹲点企业指导发放捐赠防疫物资次氯酸钠共计8.5吨,发放疫情宣传资料和复工复产指南共计2000余份(册);抽调18名党员志愿者突击队下沉社区,封闭堵漏剩余的出入口20余处,入户调查、登记、排查外来人员健康状况,指导小区、商铺进行消毒等工作,全覆盖摸排检测登记3569人次,为700余住户和360余辆车办理出入证;粘贴发放防疫资料1200余份;发放粘贴“天府健康码”1000余份;多方协调人员、物流,及时调拨帐篷39顶,全力支持全市各区域交通、社区卡点,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应急保障工作。
“每次到企业检查,机械运转的噪音和来往的工人总会给我们莫大的希望,寒冬必将过去,暖春终将来临。”一位应急人如是说。
本报记者 宋正刚 通讯员 陈彬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