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大山。”2020年的鼠年春节,因为突如其来的一场疫情,广大医务人员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默默而辛勤地坚守抗击疫情第一线,还有的义无反顾奔赴武汉战“疫”最前沿,成为这个春节假期最美“逆行者”。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他们恪尽职守,任劳任怨,从清晨到日暮,从夕阳到朝霞,在一个个白天和黑夜交替中完成自己坚守的使命!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都江堰市卫健人。
3月9日,成都市总工会网站发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项“五一”劳动奖状、“五一”劳动奖章、工人先锋号光荣榜》,都江堰市卫建局榜上有名,荣获“五一”劳动奖状。
积极应战
安定人心鼓舞士气
1月9日上午,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推出重磅新闻《初步判定!武汉不明原因肺炎病原体为新型冠状病毒》。这则消息迅速引起了市卫健局高度关注。当天下午,由市卫健局牵头,市疾控中心组织的“关于加强都江堰市医疗机构不明原因肺炎监测与报告工作的培训会”在市疾控中心会议室召开。培训会上,市卫健局明确提出全体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进入应急状态。
1月22日,农历新年气氛渐浓,普通人对疫情的感受还没有这么敏锐,可是身为医护人员已经嗅到了不同寻常的味道。当天,本来预备轮休的每一个人快速行动,全员到岗,全方位做好抗击疫情工作。
1月23日,都江堰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成立后,市卫健局第一时间成立卫健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和医疗救治、疫情防控、应急信息、综合、应急物资、监督督查、后勤保障、经费保障和信访8个工作组,科学分工、压实责任,形成高效指挥、通力合作、协调统一的工作格局。及时召开党组会、指挥部会议、工作例会,研究部署疫情防控问题,对相关工作进行精细部署落实。各级医疗机构全面建立疫情防控指挥体系,严格按照四川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应急响应和成都市、都江堰市会议要求开展工作。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各宣传平台和“健康都江堰”“都江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卫健系统公众号第一时间发布新冠疫情注意事项、告全体市民书、健康科普知识等,积极印制相关宣传资料。据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10日,我市印发各类宣传资料35.8万份,实现全市32万户宣传全覆盖。及时公布疾控热线18982014141,24小时接受群众对新冠肺炎防控相关的咨询。卫健人心中知道,疫情来临,每一个老百姓的心都是紧张的,以上平台作为我市的权威发布平台,每一个声音都要教人正确防疫,消除恐慌,安定人心,鼓舞士气。
联防联控
完善医疗救治体系
“找到传染源,阻断传播路径。” 从大年初一零点开始,在全市主要交通干道和快铁站均设有卡口,医务人员做好进出车辆、人员体温监测和信息登记,对存在发热症状和监测异常人员,列入流程处理。
“你这段时间有没有去过武汉,有没有和武汉籍人员有接触?”“近几天有没有发烧、有没有咳嗽?”从大年初二开始,全市各基层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协同各镇街、社区、辖区民警开展了三轮摸排,每到一处,他们都进行详细询问和体温监测。开展发热病人、重点人员等梳理排查,每天安排300余批次医务人员进行三轮追踪随访和体温监测。对居家观察满14天人员,完善动态退出机制。在四川省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应急响应后,按照指挥部统一安排,关停景区、电影院等公共场所,全面暂停农贸市场活禽屠宰,禁止举办群体性餐饮经营和农村自办群体性宴席活动,引导群众减少外出和到公共场所,尽量在家中过一个祥和的新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流动,做好环境卫生大扫除、除“四害”和爱国卫生运动,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扩散。
大年三十,隔离观察点建好,大年初二,医学观察点投入使用。紧接着,在全市38家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设置发热病人隔离留观室,并确定市人民医院作为定点收治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林业中心医院、405医院作为后备收治医院,其他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均预留留观病房。建立救治专家团队,成立包括呼吸、感染、重症、急诊急救和院感、影像、检验、护理等多学科专家组,指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诊疗工作。实行市级专家组分片指导,参与收治疑似患者的会诊工作。加强全员专业技术培训。组织全市医务人员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一至七版)》培训,培训范围延伸至社区卫生室、个体诊所等基层医疗机构,实现全员培训全覆盖;开展诊疗应急演练,不断规范全市医疗机构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医学隔离救治工作。
“联防联控、不断完善医疗救治体系,我们层层压实责任。截至目前,市疾控中心共检测样品206个,对69例密切接触者和53例重点疫区返回人员进行了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全市无确诊病例。”市卫健局局长廖鹏告诉记者。
逆风而行
援助湖北的最美身影
2月21日上午,我市首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在市人民医院举行出征仪式,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13位出征勇士壮行。出征现场,誓言里,13位逆行者有着“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信心、决心;使命光荣,不舍小家却更要肩负医者的责任与担当逆行向前;殷殷期望,13位队员带着都江堰人民的深情厚意,为湖北人民送去温暖、安康……
从他们的战“疫”日记中,我们可以感受英雄们在前线的战“疫”故事。
医疗队队长兼临时党支部书记王刚介绍,到武汉后,医疗队立即制定了详尽的工作安排,组建了院感组、医疗组、护理组、生活及身体管理小组、通讯组,经过前期岗前培训及严格考核后,全体队员2月25日就开始进入武昌医院重症医学科实战。每天无论日班还是夜班,队员们都早早做好上班前防护准备。为了节约防护物资,他们几乎是8小时不吃不喝。脱下防护服的那一刻,眼罩在滴水,面部全都是压痕,他们的衣服已经湿透。在一线,虽然护士每个班只有5个小时,但加上路程、穿脱防护服、清洁消毒,没有一个班的时间低于8小时。医生们更是连续工作10多个小时。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下,一个班下来让他们累得连腰都直不起来,这样高强度的工作是他们的常态。但不管有多忙,医疗队每天都会利用休息时间一起讨论、一起交流、一起总结。
“你们的团队很优秀,我们科每个护士都跟我反映说四川的老师们都太优秀了,你们的配合称得上天衣无缝。”武汉市武昌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黄娟这样赞叹。是的,我们的13位医护人员将医者的仁心和大爱传递到了武汉,每天都有感动和奇迹发生:有危重患者转入普通病房,有为不能吃辣的患者爷爷送上八宝粥,也有为女性患者擦拭身子的“小棉袄”……精湛的医护、精心的护理让患者频频竖大拇指。
因为有了你们的付出,我们迎来的不仅是如期而至的春天,更有平安归来的人们。英雄们,期待你们平安归来!
热血同行
助力全市复工复产
进入阳光明媚的三月,我市春天的气息越来越浓郁,各行各业也加快实现复工复产。市卫健局党组书记黄芳介绍,当前,我市属无现症病例区,全市工作重点转向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并重。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积极向好态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加快恢复,疫情防控中面临的风险是输入风险、集聚风险、流动性风险。在疫情防控方面实施“外防输入、严阵以待,避免不必要的集聚”是卫健局当前防控工作的策略。
市卫健局派出32支疫情防控专家工作组,对各行业复工开展主动上门服务和点对点指导,做好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工作建议、外来人员摸排管理、防控知识宣传培训、疫情防控动态监测等指导服务,为复工复产护航。不断优化健康证明办理流程。采取错峰办理、延时上下班、周末不休息等方式,提供健康证明办理服务。建立与各镇街的动态联动,在办理健康证明过程中,随时动态交换信息,力争日产日清。
坚守底线,完善疫情防控兜底机制。各医疗机构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性和敏锐性,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公安、行业主管部门、镇街、复工单位进行充分研判准备,建立相关预案流程;加强医疗机构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和发热诊室规范化服务,扩大筛查范围,对发热留观和住院患者中出现发热、呼吸道症状的病人及时开展PCR检测,尽早检查、尽早排查、及时转诊。
针对近期复工返程人员增多导致大量非防疫医疗需求的释放,合理调配资源,逐步恢复医疗卫生单位正常诊疗,有序恢复此前关闭的诊疗科室,有效满足人民群众日常医疗服务需求。通过分时段挂号就诊、网上预约、电话预约、窗口预约、自助机挂号、微信支付等手段分流就诊人群,避免引起病人大规模聚集,减少传染风险。(本报记者 缪英 通讯员 雷汉雄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