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2020-03/10/007223.html

等待处理…

“负伤”战“疫”
爱心企业显担当

——小记疫情防控中的
都江堰市扶贫互助协会

点击量:636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时间回溯到鼠年春节之前,我市的许多餐厅、酒楼发布了春节不休假的告示,许多餐饮店开始储备各种食材、稳定员工队伍,准备抓住春节这个传统的旺季实现业绩增长。随着节日一天天临近,许多老板内心中渐渐有了一些不安,电视上、微信朋友圈中,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消息越来越多,未来,平添了许多变数!

团结一心

1月24日,四川省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应急响应。成都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1号通告,明确要求停止公共场所聚集性活动。许多餐饮店、商店开始了关门歇业,经济损失已无可避免。然而,这些已经“负伤”的企业家、餐饮业主、商店老板们顾不上自身的伤痛,他们把焦灼的目光投向了武汉,投向了我市疫情防控一线。

市扶贫互助协会是一家由支持扶贫互助事业的工商企业、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等机构和爱心人士自愿组成的全市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其个人会员多是企业家、餐饮业主、个体经营者等,其中很多人还拥有共产党员、政协委员等闪亮的身份。

这场突如其来、来势汹汹的疫情,没有让他们陷入慌乱,来不及计算自身的损失,长期的扶贫和慈善工作经历让他们清楚地知道,现在是一线人员需要他们的时候。用市政协委员、市扶贫互助协会党支部书记何小伊的话来说,“一线在战‘疫’,那我们就来做宣传、做后勤!”

1月25日,市扶贫互助协会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看到这条消息,不少会员给市政协委员、协会会长张建打来电话,“事情紧急,我们必须做点什么?出钱、出物、出力,我们一点都不含糊!”

1月26日,协会党支部积极响应莲花社区党组织的号召,在百伦广场设立志愿服务点,组织协会会员轮流值守,现场向广大市民发放疫情科普资料30000份、口罩200个,得到了上级疫情防控督查组的表扬。

随着形势日益严峻,市扶贫互助协会会员们“要出一份力”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当时,许多药店的口罩、酒精、消毒液已经销售一空。在战“疫”一线,医务工作者、街道干部、社区工作者、警察,他们的防疫物资储备又能顶多久?

携手战“疫”

1月29日,市工商联光彩事业部和市扶贫互助协会研究决定,以实际行动响应抗疫斗争,为战“疫”在一线的勇士们配送口罩、酒精和消毒液。

没有大张旗鼓的誓师大会,没有声势浩大的启动仪式。协会会长张建、秘书长伍永光、党支部书记何小伊、副会长蔡昌伦、李祝辉、孙兴、周志坚、李泽云、李国扬、林先会,监事长王丹等人,纷纷站了出来,带头爱心捐款捐物。很快,更多的会员们加入他们的行列中。

在出资名单上,有鼎森装饰、鑫达道路、川都建设、天和盛世、晶宏达美业、国晋消防、笑尔玛、三牦记、钟鸭子、沈包子、川江滋香、伊依布舍、张三丰、百年神厨、孔小面等等。此外,还有爱心人士赵尹莲、康磊、李祝辉,罗若水、刘艳、杨宏通等等。

“负伤”的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冲锋!

此时,市场要买一只口罩都殊为不易。协会动员各种关系,发动各种力量,千方百计求购口罩、酒精、消毒液等防疫物资。

2月2日,张建、伍永光、何小伊以及会员志愿们给市公安局送去500个韩国进口的KF94口罩、200瓶2.5L的酒精,以及爱心市民游道明捐赠的8000斤新鲜蔬菜。

也是在同一天,协会志愿者为银杏街道办以及幸福街道永寿社区、莲花社区、永丰社区、岷江路社区送去了消毒用的酒精共计100瓶。

2月5日上午,在政协副主席杨永奎的带领下,市工商联光彩事业部和市扶贫互助协会带着150位爱心人士的爱心,为聚源镇、青城山镇、玉堂街道、幸福街道的46个社区分别送去200个口罩、50斤84消毒液。当天下午,又分别为市域内22个派出所分别送去200个口罩、50斤消毒液、10件方便面。另外,还为市交警大队送去800个口罩、200斤消毒液、40箱方便面;为市缉毒大队送去200个口罩、20斤84消毒液。

这场战“疫”还在延续。近日,在张建带领下,协会为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民政局、交通运输局、市场监管局送去800个口罩、50斤消毒液1桶、8斤消毒液9桶。在伍永光的带领下,协会向都江堰野牧动物研究中心赠送价值6192元的口罩及消毒液。在成都市妇联领导班子成员的带领下,协会分成5个小组奔赴成都相关区(市)县的8个点位,向援湖北医疗队家属及社区赠送了价值43500元的消毒液、口罩等防控物资和矿泉水、大米、牛奶、方便面、饼干、洗衣液等生活物资……

“疫情不退我不退!”没有动员令,没有请战书,市扶贫互助协会秉承着对社会的一份担当,守望相助、共战疫情,让涓涓细流汇成爱的汪洋大海。

作为企业,市扶贫互助协会的会员单位在守法经营、诚信经营、为国家上缴税收、为社会提供就业的同时,更用自己的肩膀承担起了一份社会责任。疫情肆虐,在自身遭受经济损失的时候,他们想到的是社会,想到的是更多的人。

“负伤”的他们,依然在冲锋!

(本报记者 宋正刚)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再见:机动车纸质年检标志
分享到

© 2018-2024 都江堰报刊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