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春夏秋冬,他们总是会出现在河道两岸,周而复始地默默奉献,他们就是都江堰最美的一抹“水务蓝”——市水务先锋队。
连日来,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由水务局党员干部组成的先锋队以强烈的责任担当,义无反顾地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践行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他们倾力守护一江碧水,保障供水安全、排水通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强化监管 确保供水安全
供水安全涉及千家万户,关乎群众身体健康。为确保全市供水安全和企业复工复产用水需求,先锋队队员们对取水点位、供水管线不间断巡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维修、维护,同时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督促供水企业加强对办公场所进出人员排查和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和监管,加密水质监测频次,全力确保疫情期间供水安全。
先锋队队员辜裕春是市水务局供水科负责人,疫情防控期间,他一直奋战在前线,义无反顾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定时督查供水设施设备运行状况,密切关注水质、水量变化情况,几天下来,他的嗓子哑了,他说:“我就想为我们的城市多做一点事,把疫情防范措施做到位,让群众能喝上干净放心的自来水,我才心安。”
自疫情发生以来,先锋队应急处置供水问题约210处,有力确保了全市供水安全。
全力以赴 确保排水通畅
为避免管网堵塞造成污水四溢,细菌传播,保障全市排水安全,水务先锋队实行24小时管网抢修制,对排水管线不间断巡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维修、维护,全力保障疫情期间排水安全。2月14日10时,据市民反映,走马河东路与内二环相交处存在管道堵塞、污水溢流路面的现象。先锋队接报后立即奔赴现场核查,发现污水溢流,存在安全隐患。队员们立即对堵塞处进场清疏,争分夺秒,抢在中午12时前完成了管道的疏通工作,保证了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先锋队队员杜加福自春节以来,他的身影便很少出现在家里,在排水设施维修维护的现场,他没有缺席,他常说,“我是一名一线的管理者,不是第一天做排水工作,在特殊时期更要挺身而出。”
疫情发生以来,水务先锋队共更换116个井盖及雨篦子,检查管网130公里,清掏疏通230处,全力确保城市排水畅通。一个个坚定的身影,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他们对职责的坚守,对社会、对群众的承诺。
加强巡护 守护一江碧水
水环境是一座城市生态安全的主动脉。疫情防控期间,更需要清洁健康的水环境作保障。连日来,我市柏条河、蒲阳河两岸并非像往常一样游人如织。为保障河道沟渠干净整洁,营造清洁健康水环境,队员们没有放松对河道的监管,而是加大了对河道、沟渠水环境巡查力度。他们坚持每日全线巡河一次,实地查看河道漂浮物、河岸垃圾处理情况。这几天来,在柏条河、江安河、左支渠等河渠、河堤上,总能看到先锋队队员徐茜的身影。“在这个关键时期,我们每天都要对河道巡查一遍,只有看到河道清洁了,我的心才能放下。”徐茜说。疫情发生以来,她和队员们或站在河道中打捞河道垃圾,或徒步进行岸坡保洁,或向周边行人宣传防疫及水环境保护知识,或坚决制止乱排乱放等污染水环境行为,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即刻拍照告知相关单位立即整改反馈,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打捞清理,有效确保了水生态环境安全。
混编下沉 参与社区防控
“院落、小区门岗值守、体温测量、入户登记等工作看似枯燥,但历练的是认真的态度和坚韧不拔的品格,体现的是服务群众生命健康的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今天第一次参与社区一线疫情防控工作,感受到的不是新鲜,而是共产党员深沉的责任感。”这是市水务局下沉到社区参与防控的志愿者王雪英日记中的一段文字。
疫情发生第一时间,30余名党员组成的战“疫”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主动到社区参与防疫工作。之后,又陆续将有100余名机关干部混编到灌口街道蒲阳路社区、银杏街道宁江社区等社区基层一线,参与社区开展院落值守、商铺管理、市场监管、道路管控、人员排查、信息录入、防疫知识宣传等疫情防控工作。他们严防死守,从黎明到黑夜,逐车逐人检查、登记、测体温,不放一车、不漏一人,用实际行动守护着社区群众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党员志愿者还为居家观察的住户代购米、面、油、蛋,解决其购物难问题。
同时,水务先锋队结合“走基层”工作,开展了战“疫”情、送温暖活动,为对口联系青城山镇蒲津、卉景等社区送去矿泉水2000瓶,将慰问金送到困难党员、群众手中,并指导社区做好水环境安全管理等工作。
目前,参与混编到社区一线的“蓝精灵”们已累计入户排查登记400余户,巡查、值守小区(院落)60余个,商铺巡查管理300余间,检查监管市场30余次,信息录入300余户,生活物资采购配送10余户,协助处置问题40余件。
甘当抗击疫情的逆行者,这就是都江堰市水务先锋队的队员们。下一步,他们将继续践行责任与担当,深入全市供排水服务、河道保洁等第一线,全面做好行业运行保障工作,继续与社区工作者奋战一线,充分发挥水务先锋模范作用,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防疫阻击战贡献水务力量,让党徽和那抹水务蓝在防疫一线熠熠生辉。(通讯员 刘思莲 本报记者 宋正刚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