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加强未成年人心理成长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作。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成都市相关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我市实际,不断拓展未成年人心理成长教育内容,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我市创新开展的未成年人生命意义感特色课程,不仅获得了未成年人的一致好评,还被成都市评选为10大优秀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特色项目之一。
特色课程助学生解决成长问题
中学生们将书包背在身前,随着老师的引导,往书包里放书……这样的情形发生在2019年12月27日早晨,七一聚源中学的未成年人生命意义感特色课程上。本节课的主题是“生命的意义”,通过不断往书包加书这一举动,让未成年人感受母亲孕育生命的过程。
在七一聚源中学,这样的特色课程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每周一节。“我们的生命意义感特色课程是以生命教育为核心开展的,主要是帮助学生解决青春期、情绪处理、生涯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并帮助他们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热爱生命。” 七一聚源中学心理教师彭兰介绍到,除了学生外,学校还面向家长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帮助家长解决与孩子的沟通等问题。
未成年人生命意义感特色课程的开展让学生们收获颇丰。学生何思薇说:“在特色课程上,老师教我们如何解决青春期问题、如何缓解学习压力。每当遇到问题时,我们都愿意去找心理老师倾诉,很多问题都能在与老师的沟通中迎刃而解。我觉得这样的课程对我们很有帮助。”
特色课程已实现全市中小学全覆盖
未成年人生命意义感特色课程主要是通过《生命的奇迹》《青春秘语》《构筑生命的防线》三门课程的开展,引导未成年人热爱生命、保护生命、积极生活。
特色课程不仅仅局限于心育舞台,还形成了有特色的融合课程。据市中小学生卫生保健所党支部书记陈紫波介绍,在体育课间活动中,学校将体育训练与激发学生的生命意义感有机结合,既锻炼了身体,又发展了健康心理;在美术教学中引入情绪体验理念,通过禅绕画的形式,帮助学生表达和舒缓情绪。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未成年人生命意义感特色课程已在我市中小学实现全覆盖,旨在唤醒青少年对生命意义的觉醒,优化生命结构,提升生命境界,不断提高青少年的生命质量。“我们依托全市21位骨干心理教师,在全市中小学中开展未成年人生命意义感特色课程,并建立了心理咨询室,为全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陈紫波告诉记者。(本报记者 胡馨怡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