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2019-10/30/006379.html

等待处理…

15分钟摘除白内障
高龄老人重见光明

点击量:519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10月12日一早,看到外孙女走进病房,98岁的曹婆婆脸上笑开了花。她摸摸外孙女的鼻子、嘴巴,连声说,“我终于看得见了。”原来,因为严重的白内障,98岁的曹婆婆近十年来一直生活在一片混沌中。近日,在我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团队的帮助下,她接受了白内障超声乳化和人工晶体植入术,视力恢复到正常生活基本需求。

百岁老人患白内障生活质量下降

10月12日一早,记者在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病房看到温馨的一幕:曹婆婆躺卧在床,外孙女刘炯一边给她点眼药水,一边柔声安抚她:“您不能揉眼睛哈,要听医生的话。”曹婆婆连连点头。

说起曹婆婆的眼疾,要追溯到10年前。

10年前,曹婆婆因患白内障视力逐步下降,当时家人已经把她送到医院准备手术,或许是因为紧张,曹婆婆血压骤然升高,所以只能放弃手术。由于曹婆婆还是能看到一些影子,90岁的她能自己做饭,也能推着轮椅在小区里走走,所以家人们也并没有太在意。

今年7月,曹婆婆来到外孙女刘炯家居住。刘炯发现,外婆的眼睛完全看不见了,虽然身体硬朗,但由于看不见,老人也不愿意与人交流,情绪越发低落。看到外婆的现状,刘炯紧急召集全家人开了一次家庭会议,商议决定由6个孙子辈轮流照顾婆婆,到点吃饭、每天洗澡、定时注射胰岛素(曹婆婆患有糖尿病)。大家齐心协力将曹婆婆照顾得无微不至。

可是,眼睛看不见,老人的生活质量下降,该怎么办?动手术会不会有风险?手术的效果会怎样?

一大家人在经历了一番心理建设之后,一致决定去市二医院眼耳鼻喉科请主任廖晓波主刀施行手术。为了减轻廖晓波的心理负担,刘炯的父亲特意给他发来短信:“你放心做手术,不要有啥子顾虑,我们完全相信你。”刘炯也这样说:“婆婆以前就看不见,如果手术后还是看不见我们也不会有怨言,我们做晚辈的尽到了孝心也就安心了。”

医生妙手仁心帮患者重见光明

作为成都市劳模、市二医院学科带头人的廖晓波从事眼科工作30余年,他积累了丰富经验,口碑甚好。

经过检查,廖晓波发现曹婆婆双眼晶体浑浊度达到了V级,是高级别的白内障。而白内障目前唯一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通过手术,将混浊的晶体摘除,置换为透明的人工晶体从而恢复视力。廖晓波说,白内障患者的核级越高,说明晶体越硬,意味着手术难度越大,出现手术并发症的风险也会增高,甚至存在爆发性脉络膜大出血、沉核及无法安装晶体的可能。曹婆婆不仅是高龄白内障患者,还伴有高度近视,眼轴长、悬韧带松弛、囊膜脆弱,更增加了白内障手术的风险及难度。

据廖晓波介绍,对于这种“超硬核”同时伴有高度近视的白内障患者,临床上首先会考虑采用传统的小切口或大切口手术方式。但曹婆婆已经近百岁高龄,如采用传统的大切口,需要缝合多针、手术时间延长,而且眼压波动剧烈,脉络膜上腔大出血的风险增高。“手术时间延长,还可能会增加疼痛不适感及眼内感染的风险,而且也容易造成老人在术中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等情况。”廖晓波坦言。他和他的团队经过讨论之后,决定为曹婆婆施行微创的超声乳化手术和人工晶体植入术。

考虑到老人身体的耐受情况,廖晓波建议先完成高度近视的左眼,确认效果后再做另一只眼。11日手术当天,一切准备就绪后,短短15分钟,廖晓波为老人完成了白内障摘除手术,并植入人工晶体。术后第二天早上,曹婆婆打开眼包,重新见到了光亮,达到0.1的视力水平,满足正常生活的基本需求。

廖晓波提醒说,民间流传的眼贴、药水等,对治疗白内障没有明显治疗效果,目前白内障唯一明确有效的方法就是手术治疗。虽然白内障手术没有年龄的禁忌,但老年人基础疾病相对较多,白内障术前得先将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等方面的问题控制好才能为手术提供条件。所以,从生活质量角度出发,建议白内障患者确诊后尽早接受手术治疗。 (本报记者 缪英 文/图)

上一条:《跟着课本去旅行》招募小演员啦
下一条:信访调解公不公正人大代表来评议
分享到

© 2018-2024 都江堰报刊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