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biglogo.png
【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
http://www.djymedia.com/content/2019-10/25/006351.html

等待处理…

再话“龟儿子”

作者 周光
点击量:1248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近读林赶秋先生刊发在《都江堰报》上的《漫话“龟儿子”》一文,既长见识,又受启发,想从我的一段童年往事说起,再来说说“龟儿子”。

大概是在我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与同学发生口角,老师让写检讨,并让家长签字。现在已记不清是我骂同学还是同学骂我了,只记得因为检讨中要陈述过程,便提及了“龟儿子”一词。到父亲签字时,他却要我先把错别字改了。看我找了半天也不晓得是哪个字错了,父亲便指着“龟”字说,应作“闺”。见我不明其义,父亲便讲了“龟儿子”与“闺儿子”的大致意思。由于当年太小,对“待字闺中”“出阁”这些旧时的规矩和说法还不甚了了,但脑子里还是印象深刻地记住了一个女子还未出嫁就在家中生下孩子,肯定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从此感觉“闺儿子”是最为恶毒的詈言之一。后来,无论是我辅导娃娃,还是翻阅其它读物,当看到为了表达那种特定意思,无一例外地写作“龟儿子”时,都会坚持“闺儿子”的表达。

林先生在《漫谈“龟儿子”》一文中,不仅对“龟儿(子)”一词的缘起做了理据充分的考证,还特别分析了在特指、爱称、气骂、笑骂、詈骂等时,遣词“龟儿”或“龟儿子”的情形,着实让人信服。其实,由于一个词的词义会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和人们认知的深化,发生深化与精确、扩大与缩小、转移和转化、脱落与显化这些变化及演化,有其历史局限性,所以,无论是“龟儿”“龟儿子”,还是“闺儿子”,因其词义的演变形成了特定的含义,便有着特定的用处。在我看来,像“龟儿(子)”这类词,从其词义演化的情形看,应该有以下四种用法,这也正好可窥一斑词义演变的精妙。

第一种情形,就是在朋友间气骂、笑骂、调侃时用“龟儿”。比如三朋四友在谈天说地吹牛皮时,某人要戏谑他人的言论时就常说“你龟儿乱说哦”。此间,“龟儿(子)”就是口头禅,并无实际意义,亦无骂人的意思。

第二种情形,则多缘于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对乌龟的蔑议,如元代尚仲贤《单鞭夺槊》中所说,“如今只学乌龟法,得缩头时且缩头”。既然乌龟天生不受待见,那乌龟的儿子自然就不是什么好东西了,约定俗成,用它来骂人就习惯成自然了。这也是林先生所说的成都话用“龟儿子”来骂人的惯常用法。只是它也没有十分确切的含义,仅笼统地表达了对他人的鄙视这类态度。

第三种情形则是在骂某人是“杂种”时用“龟儿子”。杂种本是一个生物学名词,虽无褒贬之分,但有优劣之别。在引申为骂人的词汇时,特指血统来源不明的人。明代谢肇淛《五杂俎·人部四》曾曰:“今人以妻之外淫者,目其夫为乌龟,盖龟不能交而纵牝者与蛇交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认为,乌龟纯雌,要生育需找蛇配种。由于越种,人们认为乱伦,此“伦”为“类”意。骂人“乌龟”,是讥称妻有外遇的人,骂人“龟儿子”讥称乱伦者生出的儿子,这就与生物学的杂交品种有些相似了,故将这类“杂种人”讥为“龟儿子”。只是从科学的角度看,讥人“杂种”过于狭隘。人有杂交优势,其实是对人类自身进化的一种优选,就像混血儿特别聪明、漂亮一样,所以现实生活中,这个词性又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对认可的“杂交人”往往昵称为“混血儿”,对排斥的“杂交人”才讥其为“杂种”。

第四种情形是在骂人“私生子”时用“闺儿子”。古人认为女子应守妇道,为了防止她们与外界男子发生不正当关系,就应该将女子幽闭在闺房之中。“闺房”“闺阁”在旧时就指未婚女子的住所,是青春少女坐卧起居、修炼女红、研习诗书礼仪所在。因此,闺中的女儿就叫“闺女”。到闺女十五岁成年,便可盘发插笄,称为“及笄”,表明女子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但这时还不能出阁,仍需“待字闺中”。女子出嫁,按《仪礼·士昏礼》的说法,应“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古时的人,除了姓、名,还有字、号。字,通常由长辈来命名,男子可在成年后由父亲取字,而女子通常在出嫁前才由父母或婆家取字,取字后才表明有了人家。“字” ,此为“许配之意”,也就是说女子“笄而字”才算具备了出嫁的条件,方可迈出闺房,出阁了。这相当于今天到办证中心办《结婚证》,先审符不符合《婚姻法》年龄等方面的规定,然后再颁证,回去才敢举办婚礼,否则是要遭“理抹”的。换言之,女子生活在闺房,要么是未到及笄之年,要么是到了年龄还“待字闺中”。很显然这两种情形都是女子尚未婚嫁且居于闺阁,是不能有违礼教,先行生育的。如果生了,是私生子不说,还因为女子尚居闺阁,闺中产下的孩子自然就是“闺儿子”了,是要被唾弃的。现在看来,“私生子”被私生,本不是“私生子”的过错,他已经背负了很重的骂名,我们往往都会包容以待,因此文字表达时,针对这类情形,写作“闺儿子”,却是比较贴切的。

上一条:草木是时光的一味药
下一条:金秋之韵
分享到

© 2018-2024 都江堰报刊
ICP备:蜀ICP备18036256号-1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