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晚上7点,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指导,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和我市政府主办,市文体旅局承办的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都江堰市分会场开幕式在南桥广场正式启幕,向世界发出了“非遗之旅”的都江堰邀请。
国家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一级巡视员王晨阳,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赵红川,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殷波,副市长陈丽娜,市政协副主席周中国以及来自塞尔维亚、西班牙、罗马尼亚、波兰、格鲁吉亚、哥伦比亚等1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嘉宾出席开幕式。
本次活动时间为10月18日至10月22日。5天时间里,都江堰分会场开展了包含非遗文化展演、非遗进社区、非遗之旅等活动,让市民、游客共享非遗魅力。活动紧紧围绕非遗传承“见人见物见生活”保护理念,以传承弘扬天府文化为主线,以精品展演贯穿全程,将放水节、青城洞经古乐、薅秧歌、望娘滩传说、轿房唢呐、牛灯、手工制茶等都江堰特有的山水道熊猫文化以独特的方式呈现,集中展现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
非遗文化展演 向世界展示“三遗”城市魅力
“丰富而精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先辈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都江堰市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底蕴深厚,经过两千多年创造并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众多,价值巨大,承载着都江堰的文化繁荣与历史辉煌,展现了人民非凡的文化创造力,构建了丰富多彩的精神家园,是天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陈丽娜在开幕式上表示,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四川省、成都市指导支持下,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总体思路,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多重遗产资源,利用自然风光优美、康养条件优越、文化遗产丰富等独特的文旅资源优势,积极推动文化和旅游资源整合、产业融合,着力构建文体农旅商医融合发展的绿色产业体系,奋力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成功入选首批“天府旅游名县”和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天府青城康养休闲旅游度假区成为四川省第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我市将通过成都国际非遗节这个国际平台,向中外游客展示“三遗”之城独特魅力,喜迎八方来客,让更多的朋友们认识都江堰、了解都江堰、爱上都江堰。
活动现场人潮涌动。舞台下,4只“国宝”迈着憨态可掬的步伐进场,与现场观众互动。舞台上,具有都江堰特色的非遗节目让观众应接不暇,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城洞经古乐》风格细腻、悠美、平和,让观众在欣赏千年古曲的同时,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有一千多年历史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城武术》一招一式间尽显“道”之精髓,让人感受到了中国武术的神奇魅力;《天马轿房唢呐》《柳街薅秧歌》则展现了农耕文明孕育出的丰富民俗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表达了都江堰每年举办放水节、纪念李冰父子,并祈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美好愿望的歌舞《千古岷水谣》在开幕式上大放光彩。“透过节目,了解到了都江堰的民风民俗、传统技艺和生产生活方式,感受到了天府文化蕴藏着的生活美学,让我穿越千年,感受到了古时的放水盛况。”现场观众江燕珂说道。
随后,外国非遗演出队伍还带来了印度舞、尼日利亚非洲舞、哥伦比亚舞等表演,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了世界非遗魅力。现场观众赵雪飞说:“虽然语言不通,但通过各国的展演我了解到了其他国家的文化。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印度舞表演,我觉得很有意思,非常精彩!”
非遗文化走进社区 中外艺术家同台演绎精彩
“乡亲们,攒劲点哦!”10月19日上午10点,玉垒山广场传来阵阵洪亮的“薅秧歌”,由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和我市政府主办,市文体旅局承办的“非遗进社区展示体验活动”在此举行,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驻足观看。
随着一句“出工啰”,农人们提着竹竿、戴着草帽,三三两两走上舞台,仿佛在绿色秧田间劳作,一边插秧,一边唱歌,忘记了疲劳。这便是农人在田间薅秧锄草时,为解除疲乏即兴现编现唱的一种原生态民歌——薅秧歌。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非常有特色,虽然听不太懂他们唱的是什么,但是音乐的旋律、舞蹈的动感还是让人印象深刻。”来自西安的游客刘娇拿着相机一一记录,她说,自己走过很多地方、看过很多特色演出,今天是第一次看柳街薅秧歌表演,很有意义。
市民、游客在活动现场不仅欣赏到了四川省级“非遗”项目柳街薅秧歌,还有来自各个社区演出队伍和都江堰本土文艺爱好者的回回姑娘、变脸吐火、牛灯舞、藏族舞蹈等民俗表演。
当天下午3点,在奎光塔公园内,歌声飞扬、掌声不断,来自韩国、埃及、墨西哥等国家和我国河北、福建等省的非遗演出队伍同台表演,为市民观众献上了一场非遗精彩大聚会。
演出在韩国传统舞蹈长鼓舞中拉开序幕。埃及歌舞团表演的转裙舞充满异域风情,在表演过程中,演员和观众进行了现场互动,表演活动迎来小高潮。特别是登场的6位墨西哥乐手配合默契,在演出的最后,他们还为观众准备了一首中文版的《甜蜜蜜》。虽然他们的中文发音不够标准,但是这种“走心”的态度让现场观众感动不已。雄浑宽厚、粗犷高亢的河北老调,以偶传神的福建晋江掌上木偶等表演,也为观众带来不一样的精彩体验。
奎光塔街道居民李琪感叹道:“这次演出水准很高,既有平常难得一见的国外非遗项目,又能看到咱们国内和本地的非遗项目。活动特别好,我特别喜欢。”
活动期间,国内外非遗演出队伍们分成了几个小组,陆续在幸福街道大润发广场、银杏街道同心广场、幸福街道上善熙广场、永丰街道青城半岛广场开展了非遗项目进社区展演活动,为更多市民、游客带去欢乐,让非遗节真正成为“文化的盛会,民众的节日”。
非遗文化体验之旅 让民众亲身感受优秀传统文化
不同于展示、展演、展览等传统形式,本届非遗节都江堰分会场还组织开展了“非遗之旅”体验活动,通过市民、游客深入体验,广泛传播天府文化蕴含的独特生活美学,推动天府文化在融入当代生产生活实践中“活起来”。
10月20日上午10点,作为“非遗之旅”系列活动之一,40余名市民和游客来到位于中兴镇的成都皮影艺术博物馆参观体验,感受皮影奥妙。
参观过程中,大家详细了解了成都皮影的历史、皮影研究相关工作、皮影上色制作过程等,还观看了精彩的成都皮影戏“龙凤配”和创新版的皮影“迪斯科”,进行了皮影体验。
通过了一天的体验,大家都意犹未尽,纷纷表示非遗文化的传承很有意义,他们下次还要带家人来参观体验。
“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10月20日11点30分,青城山青城武术桂溪园基地内,来自各地的42名市民和游客整齐列队,在老师的指导下,体验青城武术。
青城太极属于青城武术的核心内容,青城太极站功六式也是对抗各种亚健康状态的良药。此次参与体验活动的市民和游客大部分是中老年群体,青城太极环功的肩部和髋部活动让大家认识了自己身体关节的情况,同时也作了简单的热身准备。结印、涌动、拉筋,一遍站功六式下来,大家已经浑身发热,充分体验到了青城太极养生的独特魅力。
体验完青城太极,青城武术传承人王尧带领市民和游客参观基地,介绍了青城武术的历史、渊源、传承和发展情况,大家纷纷表示不虚此行,收获很大。体验者老刘表示,这是他第一次体验青城武术,活动结束后会再来基地拜师学习,把身体锻炼好。
当天,国际青少年四川非遗文化体验之旅在青城见素山居举行。来自美国、法国等多个国家的8名青少年通过体验中国武术、美术、茶艺等项目,深度感受非遗文化。
“拓画在我们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与地位……”在见素山居,指导老师详细介绍了拓画的概念、制作工具,展示了事先拓好的范本并逐一讲授制作的步骤。了解完流程后,孩子们开始体验版画拓印制作,并为拓画上色。除了拓画体验外,孩子们还体验了葫芦瓢上作画,他们一个个拿着画笔专注地描绘,十分开心。
拓画体验完毕后,孩子们换上武术服,在青山绿水间开始了武术体验。“中华武术不仅可以强健体魄、防卫健身,更代表了一种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武术老师的讲解下,孩子们慢慢了解了中国武术的魅力,并拿上唐刀,学习基本功。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在本次活动中,国际青少年也观看了茶艺表演,并学习了茶道。“我觉得这些项目都非常有意义,通过体验,我更加了解了中国文化。”来自美国的依依虽然在中国生活多年,但对中国文化了解却不深,她告诉记者,茶道、武术和拓画都是她从未接触的项目,她最感兴趣的是拓画。“拓画很特别,覆上宣纸一印,一幅栩栩如生的画就完成了,很好玩。”
据青城见素山居店长祝小莉介绍,开展本次活动除了让外国小朋友体验到中国非遗文化外,还想让他们能了解都江堰市美丽乡村的建设,感受中国乡村的巨大变化。 (本报记者 邓洁 胡馨怡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