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教育初心,牢记教育使命。我愿为教育事业奉献终生……”7月1日,在龙池镇南岳社区“十女办学陈列馆”的简陋老教室里,曾在龙池山区教过6年书的徐渡小学校长罗春元带领着该校20余名党员和青年教师开展了一堂生动的微党课,重温了上世纪60年代“十女办学”时期的光荣岁月,用实际行动传承和发扬着“十女办学”精神。
“十女办学”的事迹虽时过境迁,但是文化拓荒年代的这些女教师们吃苦耐劳、扎根山区、奉献教育的优良传统却不断激励着一代代教育工作者。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们正在用不同的方式传承着“十女办学”的宝贵精神。据南岳社区工作人员仰凌燕介绍,“十女办学陈列馆”于2018年3月开始筹建,2018年9月正式开放以来,陆续接待成都和我市的团队、个人参观学习者400余人。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十女办学陈列馆”,在当时轰动全国的“十女”曾经奉献过青春和热血的地方,回顾那段不凡的教育历程并向当年的文化拓荒者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本报记者带着对“十女办学”精神的无限敬仰,特地走访和电话问候了徐安秀、雷宪秀、刘素清、田月英等老一辈“十女办学”代表,听她们讲述当年的办学故事,感受那段不平凡的艰难岁月,触摸“十女办学”给我市教育留下的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记。
本报记者 洪伟
爱党爱国爱学生 她将一生都奉献给了山区教育
9月2日,在龙池小学校长杨永祥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现已78岁的龙池小学退休老校长徐安秀的家。虽然当了校长几十年,徐安秀还是习惯听大家叫她徐老师,她和老伴儿一直过着非常朴素而宁静的退休生活。见到记者的到来,徐老师非常热情,回忆起上世纪60年代的生活和工作仍是记忆犹新,仿佛历历在目。
时间的指针一下子拨回到了上个世纪60年代。1963年,徐安秀从灌中(现都江堰中学)读完高中毕业,在当时的太平公社(现青城山镇)小学代课。与此同时,在距离太平几十公里以外的高山地区龙溪公社(现龙池镇)似乎是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由于山高路远、村民分散,加之学校和师资的匮乏,好多孩子上不了学,文盲数量非常之高。市档案局档案专家王克明曾撰文描述当时的情况:龙溪全公社9个生产大队47个生产小队只有23个会计,有的会计只能记账不会算账,社员记数、做账还沿用在绳子上打疙瘩的古老办法;16个大队党支书、大队长中,能识字的只有2人,曾有大队干部进城开会,因不识字走错厕所,惊得女士尖叫,大骂流氓的事发生。
龙溪公社党委多次向县委(1988年前都江堰市称灌县)反映,请求加大龙溪的教育力度,改变其愚昧落后的现状。经研究决定要在山区试办学校,从全县平坝地区精选一些高中毕业、未婚的女青年到龙溪公社的每个大队落户办耕读学校,彻底改变龙溪公社的教育面貌。
当时文教科负责龙溪办学的王联相找到徐安秀说明来意。徐安秀心想,自己也是解放后才读的“翻身书”,从中学到高中,一切生活、学习费用全部都是国家负担,现在组织需她到更加艰苦的地方去,徐安秀便毅然地答应了组织的安排,只身一人走了几十里山路来到了南岳大队,借用农民的破堂屋,办起了耕读小学。
徐安秀回忆说:“我和其他9个先后上山下队耕读办学的姐妹们一样,户口落到了大队,时常与农民一道下地干活,同记工分,并肩负教学任务,全年没有寒暑假,我们白天教小学生,晚上办夜校帮青壮年扫盲。我们把村里的孩子当自己的兄弟姐妹,对不能到校的孩子还要翻山越岭送学上门。”
徐安秀就这样日夜艰辛地战斗在高寒山区的教育战线上,从民师转正到全国优秀教师,从任教导主任再到龙池小学校长,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边远的山区,用不畏艰苦、执着奋斗的精神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德才兼备的优秀学子。
“在上世纪60年代,条件越是艰苦,我们越是更加注重思想品德教育,针对不同年龄段,我们还提出了符合其年龄特征的要求——小学低段要心中有他人,中段学生要心中有集体,高段学生要心中有国家。”徐安秀回忆了当年的思想品德和爱国主义教育,她还饱含深情的说:“党和国家培养了我们,没有理由不热爱她,我也祝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群山里播撒文化的种子 “十女办学”事迹传为佳话
9月6日,记者通过徐安秀提供的地址,不仅找到了75岁的雷宪秀老师,还从她那里得到了其他几位老教师的联系方式。在雷宪秀的家里,记者还看到了她的老伴为她收藏的关于“十女办学”的多期剪报,从剪报上记者得知:雷宪秀4岁失去母亲,16岁又失去父亲,成了一个苦命的孤儿,是当时的灌中提供吃住和学习机会把她供养成人。由于成绩优异,1964年高中毕业就被分配到团县委工作,但她没有去,而是选择了到龙溪山上办学。
雷宪秀回忆起当年也打开了话匣子:“马晓章是龙溪本地的,她是当时的民师主任,要负责接待后来的女教师上山办学;王直如、徐安秀是1963年上的山,第二年我和田月英、秦玉容、李华清、秦桂蓉、刘慧如、刘素清她们6个姑娘又一批批上了山,分别在龙溪公社的9个大队先后办起了10所‘一揽子’耕读小学。”
说着,雷宪秀的老伴拿出了当年的《龙溪乡志》,从地图上给记者指出十位女教师办学所在的位置。从地图上看得出,当年她们办学点处于莽莽群山之中,没有公路,山路崎岖,生活条件之艰苦可想而知。就在这样的条件下,她们每个姑娘撑起一所学校,既当校长又当教师,各个独当一面,把她们的“一揽子”耕读学校办得有声有色,用作家黎明泰的话来说:“他们就是遥远的山水之间盛开着的一株株奇特的鸽子花。”
经过她们两三年呕心沥血的付出,耕读小学的办学模式获得了县委、县政府的肯定,并总结了这十个女青年的办学经验,正式命名为“十女办学”。1965年10月7日,《四川日报》农村版首先报道了“十女办学”的事迹,并配发了十位姑娘充满青春活力的照片。随后,《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等大报也相继作了宣传报道,十位姑娘从此成为享誉全国的先进人物。在“十女办学”精神的影响下,龙溪公社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了21所耕读小学和一所农中,教育面貌大为改观。
当时,“十女办学”的事迹被制作成幻灯片、被改编成连环画、被印刷成宣传画、被搬上报纸、被写进故事。“十女办学”的先进事迹被广为传颂,她们的教育精神留在了龙池的山水之间,融入了都江堰市一代又一代教育人的骨子里。正如杨永祥所说:“几十年来,‘十女办学’的精神犹如一座富矿,不断为都江堰教育人提供着营养。现在龙池小学的校训‘行端品正、体健学优’也正是与当年的‘十女办学’精神一脉相承。作为‘十女办学’精神的接力人,龙池小学将不忘初心,继续秉承和发扬老一辈教育工作者的优良传统,为新时代祖国教育事业奉献一份力量。”
记者手记:因为有了当年的“十女办学”,龙池山区的整体教育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大山里的人们通过教育改变了命运,飞出了“金凤凰”。这里不光培养出了社会各个领域的栋梁之才,还有不少龙池的学子选择了从事教育事业,继续回到家乡培养更多的人才,这也许就是“十女办学”精神的最好传承。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当年“十女办学”的女教师们或许可以算是共和国的同龄人,大部分已经年过古稀,在都江堰、成都或外地颐养天年。当记者试图拨通其他更多“十女办学”老一辈教育工作者的电话时,对方传来的声音或许有些模糊,或许讲起话来有些吃力。为了不打扰她们的生活,记者也就没有进行进一步的走访,希望她们能在安度晚年的同时,继续见证祖国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