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中午12时40分左右,周兴开送走了最后一位门诊病人后,终于能够从椅子上站起来伸伸腰,活动活动。而这样高强度的工作状态,每周一至周五的上午都是如此。为什么80岁高龄了还天天坐诊?周兴开回答道:“医生就是要治病救人,做医生就是要有蜡烛精神,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目前我身体状况良好,还是会坚持坐门诊。”
今年虚岁满80岁的周兴开,从医56年,建立骨科医院32年。经他亲手接骨、正骨、针灸后痊愈的患者不计其数。他家行医上可追溯到曾祖父,下已将医术传至孙子。他谆谆告诫子孙:传承的不仅是医术,更是医德。这一理念也契合兴开骨科医院的院训:医术精益求精、收费合情合理、待病人胜似亲人。
学用相长 不断精进
走进兴开骨科医院,其古色古香的内部装饰、清新淡雅的艾草芳香让人不禁深吸口气。周兴开的门诊室和针灸治疗室连通,所以他可以一边看门诊,一边观察患者针灸的状况。我市山水花鸟画家、72岁的周林德正在接受针灸治疗,右脸上扎满了银针。据他讲述,“今年6月份的某天早晨,不晓得感染了什么,一醒来咋发现嘴巴咧到后颈窝了,口水流起,眼泪花包起,这样的状态都没法出门见人了。”当即,周林德就来到兴开骨科医院就诊。在周兴开扎针、开药、按摩的几重治疗下,如今周林德的面部已基本恢复正常。作为小时候一条街长大的玩伴,周林德对周兴开很是佩服:“他不仅医术好,为人也很巴适、很仗义。”
周榜平今年51岁,因为半身不遂求医3年。十天前,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兴开骨科医院就医,通过扎针、按摩、蜡疗等康复训练,目前她偏瘫的左边身子已明显感觉好转,晚上能睡个好觉了。
“十二经络、十五别络奇经八脉、三百六十五穴位”……说到针灸治疗,周兴开很自信,他表示,小时候父亲对其要求很严格,要他在自己身上扎满300针才能在病人身上扎针。而扎不同的地方,行不同的针,都有对应的口诀。为了熟悉针感和患者感受,年轻的时候,周兴开记不清在自己身上扎了多少针。通过自己不断学习试验,他总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治疗方法——即将针刺与艾灸结合。凭着对针灸的悟性和钻研,他现在在脑中风、痛风、高位截瘫等病症的临床治疗上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赢得了患者的认可与信赖。
壮心不已 后继有人
小时候,周兴开不仅跟着父亲学习中医,更是磕头拜武术名家张斌为师学习少林拳和岳家拳。据说,张斌曾在成都青羊宫打过金章(得过金牌)。武医同源,周兴开逐渐学会了如何接骨斗榫,再加上丰富的中医理论知识,他在治疗骨病方面受到患者的认可。
周兴开还记得,1987年,灌县人民政府07号文件批准他正式成立都江堰兴开骨科医院。据说,这也是成都市第一家民营医院。
开设医院的这32年间,周兴开总是把患者放在第一位。开通异地报销、设立保险公司定点医院等服务以方便患者。他要求医务人员在医术上精益求精,在医德上视患者为亲人,这么多年来,兴开骨科医院一直广受患者好评,他也被患者冠以“仁心院长”的美誉。
活到老,学到老。去年,周兴开考取了国家主任医师资格证。为了能一举考中,他和年轻人一样学习、看书、做笔记。或许是长期习武锻炼的缘故,周兴开身体状况良好,耳聪目明。
目前,周兴开的女儿自立门户开了一家规模比较大的诊所,孙子从成都中医药大学毕业后回到兴开骨科医院上班。周兴开表示,年届八十还没有退休,一是想把毕生所学奉献给社会,二是他和患者之间建立了良好的信赖关系,患者离不开他,他更离不开患者。再则,他觉得这样的生活很充实。他要传承给子孙的不仅是医术,更是医德,期待能把兴开骨科医院办成一家百年名院。(本报记者 缪英 文/图)